八年级地理教学案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三课时)
各小组代表发言。
3、总结提升
地势特点
↓ 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 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 高原和盆地
> 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500以下 平原和盆地
2.受地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大海。阶梯交界处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可用来发电,同时注意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
3.沟通了我国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4、当堂检测
读下面“沿36N附近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内容:
2、 A属于第______级阶梯____________(地形区)
B属于第______级阶梯____________(地形区)
C属于第______级阶梯____________(地形区)
D_______山脉
3、 该图反映了我国地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种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提供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1、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组织学生自学课本第24~27页的内容,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五种地形。我国地形类型齐全,由此可得出我国地形___________这一特征。
(2)_________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延伸的方向称为______________。
(3)填表:
走向 |
主要的山脉 |
东西走向 |
|
东北—西南走向 |
|
西北—东南走向 |
|
南北走向 |
|
弧形山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