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教学案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三课时)
(4)说出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名称。
教师检查,转入新课讲授——互动探究。
2、互动探究
活动1:展示我国地形模型图,说出我国有哪几种地形类型?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我国地形的特点。
活动2: 读课本第27页“山脉走向示意”图,熟悉山脉走向的含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同时,在黑板上画出我国主要山脉简图。
活动3: 读课本第26页“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图,判断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完成下表。
走向 |
主要的山脉 |
东西走向 |
|
东北—西南走向 |
|
西北—东南走向 |
|
南北走向 |
|
弧形山脉 |
|
学生到讲台前板书。
活动4:(1)教师讲述,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这些山脉交织成网格,高原、盆地、平原就镶嵌在网格中。对照第24页 “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完成第26页活动2和3 。
(2) 除了以上的山脉构成了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界线,还有哪些山脉构成地形区界线?(3)有时山脉还是人文地理的界线。如:武夷山是福建与江西的界山;长白山是中国和朝鲜的界山;同学们,你能告诉老师还有哪些山脉是人文地理的界线?
学生回答(略)
活动5:(1)组织学生观看可本第25页四幅景观,配合黄土高原的窑洞、内蒙古高原的畜牧业、青藏高原的牦牛、云贵高原的梯田,以及第26页“地形与民俗”,回答:
A说出我国四大高原的特点。
B分组讨论,不同的地形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地形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是越来愈大了还是越来越小了?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补充、评价。
(3)我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哪里?
学生回答(略)
3、总结提升
本节课我们共同领略了我国地形的特征之一——复杂多样。
南岭
2.不同走向的山脉 ②东北—西南走向 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③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
地形的特点 3.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4.四大高原的特点 ②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