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1)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教学重点:
1、主要河流和湖泊的水文特征。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手段:录像机、投影仪、投影片、景观图片。
课时安排:二课时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一、内流区和外流区
1、概念:内流河、外流河
2、内流区、外流区
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1、我国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成因
2、 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
三、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1、我国内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成因
2、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四、京杭运河
1、起止点、长度
2、经过的省市、沟通的水系
3、历史上和现在的作用:
五、湖泊概况
1、湖泊的分类
2、湖泊的分布 青藏高原湖区
东部平原湖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候条件,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发生变化,江河、湖泊的水量也会随其改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板书〕第五章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启发提问〕说出你所知道的河流、湖泊的名称,并说出河流、湖泊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教师总结〕出示表1:中国河流、湖泊的数量。
我国是一个河流、湖泊众多的国家,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河流、湖泊的分布状况和利用状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节――河流和湖泊。
〔板书〕第一节 河流和湖泊
让学生看中国水系图,查找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
〔启发提问〕这些大河各注入哪个海洋,河流流向与地势有什么关系?
查找塔里木河、弱水河。
〔启发提问〕这两条河流最终流到哪里?
〔教师总结〕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出示投影片〕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
〔板书〕一、内流区和外流区
1.概念:内流河、外流河
2.内流区、外流区
〔转折过渡〕设问:内流区和外流区是如何划分的呢?
〔板书〕2.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及分布
让学生看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复合投影片。
〔启发提问〕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我们讲过的哪些气候分界线位置相似?
〔教师总结〕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
〔启发提问〕分析内流区和外流区水量的大小及原因?
〔教师总结〕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水量大;内流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少,水量小。
让学生看我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图。
〔启发提问〕内流区和外流区面积各占我国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
〔教师总结〕 出示表2:中国河川流域面积。
同学们想一想,回答问题:为什么我国西北部多内流河,东部多外流河?
〔教师总结〕这与我国西高东低地势及所处的海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关。西北距海远,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所以多内流河;东部距海近,气候湿润,降水多,所以多外流河。
〔转折过渡〕由于内流河、外流河所处的位置、气候条件、地面植被状况等不同,导致内流河、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变化规律不同,我们称其为水文特征不同。
〔教师画板图讲解〕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含沙量、水位、结冰期等。流量指单位时间通过某一段面的水流体积,它反映了河流水资源多少,通常以立方米/秒为单位。水位指河流在某地某时段的水高程,它是反映水体水量大小的最直观的重要标志。含沙量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结冰期指河流封冻的时间长短。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外流河的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板书〕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出示“我国主要河流的年流量变化比较图”。
〔启发提问〕(1)本图横、纵坐标各代表什么?
(2)在什么季节外流河水量大、水位高?
(3)在什么季节外流河水量小、水位低?
(4)北方的松花江和黄河与南方的长江、西江相比,流量大小与季节分配有何差别?
〔教师总结〕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是:夏季水量大,水位高;冬季水量少,水位低。
〔转折过渡〕为什么我国外流河有这样共同的水文特征呢?………………………………【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