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毡乡”——内蒙古自治区》教学设计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草原毡乡”——内蒙古自治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内蒙古的位置特征和地形概况
2、知道内蒙古是我国东西跨经度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东西自然环境的差异
3、了解内蒙古主要的矿产资源及分布
4、分析内蒙古开展边境贸易的有利条件。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
教具准备:地图册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时安排:1/3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入】在我国有这样一个省级行政区,它的东部、中部和西部自然环境差异很大:东部是茂盛的森林,中部是丰茂的草原,西部则是干旱的戈壁和沙漠,你们知道这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吗?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板书】第三节 “草原毡乡”——内蒙古自治区
一、位置、地形概况
【读图】地图册26
【提问】内蒙古在我国的什么部位?(北部边疆)它与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相邻?(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与哪些国家接壤?(俄罗斯、蒙古)
【讲述】内蒙古面积12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新疆、西藏,居全国第三位,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简称“内蒙古”,省会呼和浩特。
【板书】二、自然环境东西的差异及成因
【读图】73页图3—7
【练习】活动73页1、2、3、4、5
【板书】三、主要矿产资源及分布
四、主要边境口岸城市
[课时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
[板书设计]
第三节 “草原毡乡”——内蒙古自治区
一、位置、地形概况
二、自然环境东西的差异及成因
三、主要矿产资源及分布
四、主要边境口岸城市………………………………【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