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侨乡“——福建省》教学设计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5-26 10:36:31

《“东南侨乡“——福建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了解福建省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

2、了解其丰富的森林资源、水产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3、了解福建省作为侨乡的优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能力目标]

1、了解福建省各主要沿海城市的分布,并总结出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或成果,并与别人进行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了解福建省作为侨乡的优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了解福建省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2、了解其丰富的森林资源、水产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用具:《地图册》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浙江,继续沿海岸线南行,就进入了福建省,让我们一同走进福建,了解福建。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板书】第九节“东南侨乡”——福建省

一、自然环境

【读图】地图册17—18页

【提问】①福建省位于我国大陆的什么方向?(东南沿海)

②与福建省相邻的省有哪些?(浙江、江西、广东)

③福建省的地形特征是什么?(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④福建省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讲述】福建省是我国第四大林区,森林覆盖率高,竹林面积广。

【提问】福建省的简称是什么?(闽)省会城市?(福州市)

【板书】二、著名侨乡

【提问】①福建省的旅外侨胞和华裔大约有多少?(1000多万)

②广大侨胞和华裔是如何促进本省社会经济发展的?

【小结】华人华侨通过直接投资,缓解了福建发展资金的矛盾,改革开放20多年,福建的经济发展速度之所以跃居全国首列,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利用大量外资,在这些外资中,海外华人华侨投资占近1/3。华人华侨通过贸易合作,扩大了福建产品的国际市场。华人华侨通过捐款捐物,促进了福建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海外侨胞素有关心家乡事业建设的传统。福建籍的华人华侨中有大量各方面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福建省就十分重视引进海外科技人才,极大地加快了福建的科技兴省进程。

【板书】三、发达的旅游业

【读图】49页图2—25

【讲述】武夷山风景区红岩挺秀,碧水流淌,山水辉映,有“奇秀甲于东南”之称。林区野生动物达400多种,有“蛇的王国”和“昆虫世界”之称,生物资源丰富是世界罕见,是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目录》,是迄今为止我国已申报的面积最大的遗产区。(读)49页阅读

【读图】49页2—27

【讲述】鼓浪屿位于福建厦门市区西南部海上的一座小岛,与市区有700多米宽的海峡相隔,宋、元时称为圆沙洲,明代易名鼓浪屿,因为岛西南角的一个岩洞,涨潮时浪涛撞击,发出如鼓的响声而得名,这里四季如春,鲜花常开,素有“海上花园”美称,全岛最高点日光岩,高90多米,日光岩上保存有民族英雄郑成功操练水师的“水操台”遗址,并建有郑成功纪念馆,登临岩顶可眺望厦门市区和金门岛,岛上环境幽雅,街道洁净,不准行车,无论是岛上的居民还是游客都以步代车,没有汽车、自行车,是全国惟一没有车辆的地方。

课堂总结: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

板书设计:

第九节“东南侨乡”——福建省

一、自然环境二、著名侨乡

三、发达的旅游业四、发达的沿海城市………………………………【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