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的音乐》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8 10:01:00

年级:初二

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

版本:花城版

 

一、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了解东南亚的音乐独有的艺术魅力的基础上增进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视听刺激,参与体验;

3、  知识与技能:了解印尼的“甘美兰音乐”以及“克隆钟”音乐的风格特点,欣赏《星星索》、《梭罗河》,学习菲律宾的“竹舞”,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了解、体验东南亚两个国家音乐的风格与特点。

三、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大屏幕、竹竿等

四、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引入

1、  出示一系列东南亚的图片,并提问:请问以上图片描绘的是哪个地区?

2、  简介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并引出本课课题-----东南亚的音乐

 

观看、思考、回答

从视觉入手比较容易诱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

1、  简介印尼的概况;

2、  视频:甘美兰音乐

3、  讨论:甘美兰音乐的特点

4、  欣赏德彪西的钢琴曲《塔》(模仿甘美兰音乐)

5、  讨论:甘美兰音乐的特征在《塔》中有没体现?

6、  “克隆钟音乐”简介;

7、  欣赏《星星索》

8、  练习基本音型节奏

9、  师生合作《星星索》

10、              欣赏《梭罗河》

11、              简介菲律宾并欣赏:《竹舞》

12、              分析曲式,了解节拍、基本节奏,变化音的适度出现,体现菲律宾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13、              学跳《竹舞》

聆听、观看

 

 

 

思考、讨论、总结

 

比较、欣赏

 

 

对比、思考、讨论

 

 

了解

 

 

课堂练习

 

课堂艺术实践活动

 

聆听

 

了解、聆听

 

分析、思考

 

 

 

 

 

课堂艺术实践活动

 

 

 

视听刺激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己探究、发现、表达、交流、总结

 

 

 

 

 

 

 

 

 

在参与体验课堂艺术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更能得到审美的提高。

 

 

 

 

 

 

三、拓展活动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分组完成一份研究性报告,搜索课本外的亚洲其他国家的音乐并分析其风格与特点。

思考、小组活动

让兴趣进一步延伸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