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1、学习记叙中运用插叙的叙事方法;
2、理解标题的双关意义,体会伏笔写作手法;
3、理解爸爸形象特点,感受深沉的父爱。
教学重难点:
目标1、3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背景音乐选用《城南旧事》片尾曲)
1、诗人汪静之有一首诗写得很美,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其中的几句:生命是一树繁花,时间是一根铁鞭,一朵一朵的击落,等到击完的时候,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诗人关于生命的比喻,真的很美妙。生命如花,多么绚丽与多情啊!可是在作家林海音儿时的记忆里,爸爸的花儿却落了。(板书课题)
2、了解作者,简介《城南旧事》。
3、检查生字词。(方式:指名注音后齐读)
二、走进故事,理清思路(整体感知)
(一)、过渡语:本文节选自《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写主人公英子经历了那么多人生世事,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要求:速读课文,完成两个问题:
1、从英子的角度概括小说内容。
2、从爸爸的角度概括小说内容。
(二)、学习插叙的叙事方法与作用。
师:回忆是要有感触点的,这个感触点就是眼前的事,由于眼前事的触发,引起了对往事的回忆。同学们能找出眼前的事与回忆的事吗?(生小组讨论合作)
小结:文章中写了这么多的事件,却依然条理清晰,这就归功与作者采用了插叙方法。所以,插叙能使文章的内容显得丰富而不繁杂,使文章的事件交错而不散乱。插叙的方法最适于回忆性文章的写作。
三、说一说人物。(爸爸和英子)
(一)、说一说爸爸。
1、探究人物形象——重点研读文章第2—29、33—34、39—53段,力求以与人物相关的事件及人物的言行举止为依据,分析爸爸的人物形象特点。
大爱无言
爸爸表面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爸爸善于教子,总是逼“我”去闯练。
爸爸注重感情,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
爸爸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这一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体会爸爸对花的热爱,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爸爸爱花的句子,爸爸这么爱花,那么文中的花仅仅是指夹竹桃吗?)
2、理解标题意义(双关)。
文章标题实指爸爸栽种的夹竹桃花散落了,暗指天性爱花的爸爸去世了,这是一语双关的用法。作者用双关语表达了对父亲深切的思念。
3、体会伏笔的写作方法。
师:有这样一句话,一千位父亲有一千种爱,一千种爱却都是一种情怀,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父爱如大山般坚实,如大海般深沉,然而这坚实、深沉的父爱却过早地从英子的生活中消失,留给她的只有那些美好的回忆。回顾文章,我们发现作者并未直言爸爸的病有多严重甚至即将离开人世,那我们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这些信息的呢?
生交流。
师小结:这种写法就是伏笔。
(二)说一说英子。
1.从哪些地方我们可以感受到英子的成长?
明确:英子的长大主要表现为——
学习非常用功,被选做代表为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从六年前的那一次后从不迟到。硬着头皮完成了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这件事。闻说爸爸去世而处乱不惊从容面对……
2.以“英子,你真是好样的。……”开头,说一句(段)话。
四、品一品妙笔。
生命如花,纵使多情而美丽,但有一天,它会无奈地凋谢,殒落枝头,但一个飘香的灵魂却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在另一个心灵继续散发为阵阵幽香,在爱的缅怀中得到永生,永远绽放在另一个心灵之中。请同学们在钢琴曲《爱的纪念》中自由朗读精美片断。
以“我发现文中有这样一处妙笔,……”的句式说话,品析文章妙要。
小结:文中人是最平凡的人;事,是最平凡的事,都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但读者却能从这些人们司空见惯的人和事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和人情的美。作者正是用这种质朴、淡雅、含蓄而深邃的语言拨动了读者的心弦。
五、爱的体验与表达(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给学生朗读同是表现父爱的另一篇文章——《父亲的爱》(美国作家艾尔玛。邦克所著),让学生比较二者的异同,再一次认识不同风格的父爱。
2、说说自己和父亲之间的故事。
3、述说自身感受——用“爸爸,我想对你说……”的句式,对文中的“爸爸”或自己的爸爸说一句话。
师:是啊,很多时候父爱是深沉的,不透明的,不像母爱那样直白,而是爱在心里,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慢慢体味和珍惜的。
六、作业:
运用插叙的方法,自拟题目写一篇反映自己成长历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