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第18课古代诗歌五首中的《钱塘湖春行》和《天净沙·秋思》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08-23 06:38:21

 

1、朗读,背诵全诗。

2、体会品味诗中有画,画中含情的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3、初步掌握诗歌欣赏的一般方法,并运用此方法自学一首诗歌,培养学生感悟古代诗歌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中国古诗这颗璀璨明珠的热爱,自觉走进诗歌的殿堂,进而培养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123

教学难点:目标34

教学设想:

1、朗读法.
教学千法读为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本节课以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气氛,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悟诗文描景绘物的美和作者寄寓其中的情。
2
启发式、合作探究式、联想法.
这两首作品,语言清淡而意境悠远深邃,因此理解内容及欣赏意境上,都在教学设计上重视设置情景、抛出问题,以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探究为主,展开联想,老师只做一点启发和点拨。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几天课我们跟着朱自清先生一起去欣赏了江南春天的美景,伴着老舍先生一同去感受了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去1180年前的西子湖畔看看,和唐朝诗人白居易一起去领略早春西湖特有的美景,去找寻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原因,来感受一下这季节更换时乍见的喜悦。

(课件:配乐欣赏西湖富有早春特佂的美景)

二、整体感知诗文(朗读法)

1
、自由朗读
.
现代作家梁晓声说:读书是一种幸福,现在我们就来享受这种幸福。同学们自由的大声朗读。(老师请同学读两个易读错的字:没马蹄  白沙堤

2
、听师朗颂
.
学生听范读时老师作要求,拿起笔在诗中标出重读、停顿

3
、模仿齐读。

请同学们模仿齐读本诗,读完后同学们进行自评,老师进行总评:诗通过精炼、优美又有节奏的语言抒发诗人思想感情,我们朗读时,要用情去读,用心去悟。同学们刚才朗读时重读、停顿、语速读得都不错但感情不饱满,或者没有感情,这是因为对文章内容没有深入了解,下面我们就审美的眼光来观照课文,理解诗文的内容,想象画面。

4理解内容,想象画面
.
1)老师引导同学们理解几个重点词:

初平  云脚低  渐欲  才能  没马蹄

(不求字字句句统一答案,为学生欣赏诗歌提供想像的空间)

2 在理解诗歌内容基础上,想像诗中画面
.
提供参考的方法:(
联想法)
A.勾勒形态
B.
染上色彩

C.
使画面动起来

D.
让画面更鲜艳、更逼真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挥联想和想象,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出来

三、探究赏析:设置情境,播放<<春江花月夜>>的古筝曲,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中。

1欣赏诗歌,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形象美、情感美.(启发式、合作探究式
)
A
、齐读全诗,找一找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描写的(春)

B
、围绕诗眼,诗中勾画了哪些早春特有的景物(水、云、莺、燕、花、草等
)
C
、通过对这些春景的描绘,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抒发了作者恬静、闲适之情)

D
、朗读诗歌,体会其中的喜悦和恬静之情

E
、诗中的春景本是一些零散的片断,诗人如何把它们组合成一幅幅流畅的画面?

(
诗人落足在一个上,从全湖一个标志性建筑孤山寺写起,以最爱的白沙堤为终点采用游踪的手法组织画面,诗歌结构严密
)
F
、古诗的炼字.分小组议一议诗中哪些字或哪些词用得妙,简单的说明原因。

学生较容易的赏析出初平、早莺、新燕、浅草、处处、谁家

也许会忽略最爱湖东行的赏析

老师讲这个典故:有一次,白居易从孤山寺饮酒归來,在堤上走着走着,不觉诗兴大发,当即吟成了一首这首\"钱塘湖春行\",这时,有一個老婆婆也在白沙堤上看风景,白居易就走上前去,对老婆婆說:“我刚才做了一首詩,念给你听听,好不好?于是就把这首诗吟颂了一遍
.
老婆婆听后说道:“这诗好啊!”,之后提了一个建议,能否把我爱湖东行不足中的字换成因为白沙堤不是只你一人最爱,这也是我们全杭州的最爱,这样就吟出了许多人的心思了。

2引导同学们研讨归纳欣赏诗歌一般的方法

(一)、抓诗眼

(二)、寻景物。(根据诗眼,寻读诗歌中的景物,想像诗中画面)

(三)、悟诗情。(根据诗中的景物,体会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与诗人同悲共喜。)

3运用刚才归纳的诗歌欣赏方法自学《天净沙·秋思》

A
、在交流中学生应该较容易的找到诗眼秋思二字,能够从曲中的景物感受到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

B
、可能会对小桥流水人家是否与这里的悲凉气氛相符产生争议,老师鼓励同学们各抒已见,最后作总结:用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这种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意境更为悲凉。

C
、对于想像曲中的画面,体会曲中情感。这个环节提供一幅与<<天净沙秋思>>内容相同的一幅画,配上低沉的埙这种音乐,请一位同学根据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同,发挥联想和想像,来描述这个画面,其它同学随他的描述来体悟诗情。

四、积累迁移

1、尝试当堂背颂这两首古诗。
2结束语:

同学们,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如果把文学比作连绵的群山,那诗歌就是群山之峰。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文化已经浸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我们有令我们骄傲的唐诗、宋词、元曲,赏析并能背颂这之中一些优秀的诗歌,能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养修。虽然刚学的两首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现在我们初步掌握诗歌欣赏的一般方法,我国的诗歌作品辉煌灿烂,光彩夺目,我们可用此法去自学一些名篇,继承发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我们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五、作业设计(积累诗句)

1)根据自己的兴趣收集关于西湖、小草、春天、秋天等有名的诗句。

例如关于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山园小梅》林

关于小草: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初春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夏季
)
木落秋草黄,登高望戎虏(秋季
)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冬季
)
【板书设计】:

《钱塘湖春行》………赏析方法………《天净沙·秋思》

春行……………………… 抓诗眼-………………………秋思

春水春云、早莺新燕                        枯藤、老树、昏鸦

乱花浅草、 绿杨白堤                        古道、西风、瘦马

喜悦、恬静………………悟诗情…………………惆怅、思乡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