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 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5-14 16:00:37

    为完成上述四题 ,八人小组展开讨论。 ­­

明确:(1)学生根据第10段的叙述来画。他记得这样清楚,可见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 ­­

     2)他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对学生严而不厉的先生。  ­­

   打戒尺、罚跪 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 ­­

    鲁迅对先生的态度是: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

     3)鲁迅对他进行了A神态描写: 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 B动作描写: 他总是 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C.语言描写:如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 ­­

    强调:刻画人物。我们要根据中心的需要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 ­­

   4)学生认为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是枯燥无味的,或者认为这里的生活也让人难忘也有欢乐的,只要紧扣文章内容来谈,言之有理都可,应给于肯定。如,认为枯燥无味,可从繁琐的礼仪、教学方式的单调、不允许学生提问、不准做与教学无关的事、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等方面来谈。认为欢乐,可从老师较为开明、老师知识渊博、有机会便跑出去玩、老师读书入神可在座位上做游戏画画等角度来谈。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