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我的回顾》教案1 (粤教版必修1)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4-06-24 09:59:1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历程;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是从少年回忆起自己是如何是如何走上科学的道路的;

3、把握文中作者对事物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历程;

(二)教学难点:把握文中作者对事物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他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是什么?对了,同学们都知道,那就是相对论。大家知道相对论用一个公式怎么表示出来吗?就是E=MC2,也就是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他少年时代的生活历程,大家是不是对这么一个伟人的少年好奇?

(二)  爱因斯坦介绍:

爱因斯坦于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1933年因纳粹迫害,他迁居美国。1955年4月18日病逝于普林斯顿。爱因斯坦少年时代对自然现象怀有浓厚的兴趣,风和雨形成,月亮高悬空中竟然不会掉下来……,这些无不令他感到惊奇。1896年,在瑞士苏黎士联邦工业大学读书时,爱因斯坦就希望成为一名物理学家。但毕业后,爱因斯坦处于失业状态,两年后才在瑞士伯尔尼市专利局找到一个低级职员的位置。虽然生活十分贫困,但他仍坚持不懈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利用业余时间看了大量的书。这段时间奠定了他一生科学研究的基础。1905年,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光电效应和布朗运动三个不同领域里取得了重大成果,表现出惊人的才智。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了总结性论著《广义相对论原理》。除此之外,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许多领域都有贡献,比如研究毛细现象,阐明布朗运动,提出光的量子概念,并以量子理论完满的解释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固体比热,发展了量子统计。并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他关心人类的文明和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公开谴责德国法西斯的暴行,因此成为德国纳粹分子追捕的对象。爱因斯坦还谴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晚年,他主张禁用核武器,反对核军备竞赛。临终前,他仍念念不忘公民自由和世界和平。

(三)  课文分析:主要采用分组讨论法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我已经67岁了,坐在这里,为的是要写点类似自己的讣告那样的东西。

明确:文章开篇就照应了题目,体现了自传的传记题材。

2而且我自己也确实相信,向共同奋斗着的人们讲一讲自己努力过和探索过的事情在回顾中看起来是怎样的,那该是一件好事。

明确:这说明他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向“共同奋斗的人们”提供一点经验和启示。“自己努力过和探索过的事情”是这篇文章的“纲”,总领全文。

3、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的时候,我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

明确:这句话是理解全文的关键,必须结合爱因斯坦的资料来解读,这是爱因斯坦人生道路的一个思想基点和出发点。

4、每个人只是因为有个胃,就注定要参与这种追逐。

明确:这种因为有胃而有的追逐是相对于有思想、有感情的人的追逐来说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有更高层次的精神上的追求,那么因为有胃而有的追逐应该是对物质生活享受的追逐。

5、当我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时,父亲给我看过一个罗盘,我就经历过这种惊奇。这只指南针以如此确定的方式行动,给我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

明确:“惊奇”一词形象刻画出了“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对指南针的关注,惊叹,神往,这是由一种”实物“引发的”惊奇“。”

6、在12岁到16岁这段时间,我熟悉了基础数学,包括微积分原理。

明确:全文主题部分按时间顺序组织文章,采用了顺叙的方法,使得人物的成长有了一个先后的过程,更清晰地展现了爱因斯坦走上了科学道路的过程。

6、 讨论:作者说:“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明确: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鲁迅也说过:“我们需要培养天才的土壤。”

7、我想,即使是一头健康的猛兽,当它不饿的时候,如果有可能用鞭子强迫它不断地吞食,特别是,当人们强迫喂给它吃的食物是经过适当选择的时候,也会使它丧失其贪吃的习性的。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