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学案(鲁教版必修1) 高一语文教案
《再别康桥》
课标解读
课标要 求 学习目标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1.通过诵读,了解诗中的意象。
2.感受诗歌 的独特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3.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意象美”。
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的简历及其创作风格。初步掌 握现代诗歌的特点。
2.咀嚼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丰富的 联想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聚焦重点
1.了解徐志摩诗歌的特点。
2.咀嚼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建议
1.建议老师高标准地范读诗歌,读出诗歌音节的波动和旋律,读出诗歌轻盈的节奏和深情,带领学生进入诗歌鲜明优美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从而使学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进而养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 审美能力。
2.讲析诗歌时一定要抓住诗中的意象,展开讨论,让学生学会读诗,学会分析诗、鉴赏诗。
3.严格要求背诵,并尽可能给学生多提供徐志摩的其他诗歌阅读,让学生充分理解徐诗的特点。也可以组织一场“徐志摩诗歌朗诵会”,以提高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