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课文《雷雨》
当然,D老师教学《雷雨》的成功并非“空穴来风”,她的成功源自前一天晚上对教材的精心研究,基
上完课后,D老师写下了如下的教学反思:
从教两年多来,从来没有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去上过课,非得到胸有成竹才会进课堂。而今天,我却上了一节“即兴发挥”的语文课,效果却比我预设的教案要好,这的确有点出乎意料。
第二节上课前的十分钟,在教学楼走廊上无意间“偷听”了张老师对前一堂课的点评。我恍然大悟:昨晚备《雷雨》这课时,我首先想到的是该如何用有效的方法使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因为本课最大的特点便是作者用了优美正确的词句将雷雨前后的景象写得生动形象。我花了很多时间,想了很多办法,备课就围绕这几个重点词句进行精心设计。但找却忽略了《雷雨》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对于二年级孩子而言,他们只对课文的优美语句有感性的认识,让他们一个词语一个句子进行分析,会使这样的美文支离破碎,失去了美感。更何况有些词句学生原本就已经掌握,没有必要再面面俱到地进行教学。
我决定马上“翻案”,调整新的思路上课。可是,上课迫在眉睫,我根本没有时间仔细思考每一个教学环节。课上,我的脑子里只有学生的回答和自己如何引导学生从朗读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以前上课的感觉完全不同,没有周密的教学环节等着完成,没有漂亮的连接语言等着我去背诵。这种感觉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什么叫做“扔掉教案”,什么叫做“心中有案”,什么叫做 “关注学生”。
转自(《中国教育报》张敏华/浙江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