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语文下册《奇异的植物世界》教学设计和反思.doc
教材分析:
《奇异的植物世界》是语文s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参观记。写了小星和同学们在参观植物园中所看到的几种植物,展现了一个奇异的植物世界。作者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事例介绍了植物神奇的“感情”,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具已经具备了初步自主阅读的能力,对各种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在网络世界中寻找更丰富的知识,开拓视野。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奇异的植物世界》这一课所介绍的6种奇异植物是我们平时不曾见到的,因此在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的同时,让学生通过图片看到它们,通过自己查到的资料更多的了解它们。再引出课题理清写作顺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填制自己奇异植物的表格并在小组内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使他们在自己的思维空间内自由的翱翔,更充实的学习课文,实现“关注思维状态,促进有效互动”教学理念。
教法: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是学生认知课文.体会课文.理解作者写作思维的一条最佳的途径。在读中学生可以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也可以使自己的情感得以升华。在这堂课中,我让学生能在自主.宽松的学生环境中获取新的知识。主要抓住课文的二自然段进行有目的地教与学。整堂课都是紧紧围绕“奇异的植物,奇异在哪里?”这一个问题来学习的。通过学习每一处植物的奇异来理解重点的词语和句子。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视理解重点词句,重点段落。做到“纲举目张”,抓住重要问题,引领教学全过程,使教学的重点突出,难点得以突破。
学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者,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为了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与他们自身的潜能,在整个教学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引领学生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基础上,利用所学的方法学习后面的其他段落,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课堂上,我要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采用大量的激励语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 自主地去理解重点字词,诵读相关段落,感受奇异植物带来的欣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奇异的植物世界,理清写作顺序。
2、过程与方法:在读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探索植物世界的奥秘,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感官来感知大自然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充分体会植物世界的奇异,激发探索植物世界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植物图片 、课前上网查找其他奇异植物的资料
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开火车领读,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花棚 碰到 嚼嚼 缩回来 低洼 蚌壳 荷花 第一个
摘下 剥开 醉意 植物园 柔和 闭合 干花膜 捕蝇草
2、进一步复习“奇异”的意思,并了解本课是一篇参观记。
3、这节课我们要继续跟随李叔叔走进植物园去参观,进一步了解它们的奇异之处。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带领同学们对课文内容作整体把握。巩固复习学过的字词,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精读课文,品学体味。
1、师:课文中描写的这些植物到底奇异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一起到文中细心地找寻答案吧!
2、引导学生学习第2自然段课文,教给学习方法。
(1)指名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课文写了那种植物?(哈哈树。)是怎样感知的?(听)它奇异的地方是什么?(发出哈哈的笑声。)(课件出示表格)
(2)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好奇、惊讶的语气。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教师引导的作用,根据学生读文的情况进行指导学习找出植物的奇异特点,又使学生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以小组为单位,自学3—7段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