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科教案(第5-6单元)
3、(13~14自然段)“‘丹丹,伞歪了。’……已开始混浊的双眼泪光点点”
“我的心热了起来,”我在想什么?
“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混浊的双眼泪光点点。”外公在想什么?
4、(15自然段)“那是把倾斜的伞,是把充满了温情的伞,我会永远珍惜它,爱护它。”
文中的我是要珍惜什么?爱护什么?
小结:这雨中、这伞下,笼罩着浓浓的亲情。年幼时外公对我的呵护以及长大后我对外公的照顾,穿越了时空,在倾斜的伞下传递着,温暖着我的心灵。
四、拓展
同学们,也许这把倾斜的伞就在你的身边,你却对它视而不见,如果我们能像作者那样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观察生活,用心感悟生活,那么我们就能从平凡中悟出真谛,从点点滴滴中感受亲情。
你留心了吗?在生活中,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个小小的举动……往往能给人带来温暖和快乐。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记在小本本上吧。
20 一颗小豌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小豌豆长大了,小姑娘也慢慢地长好了”这句话的内涵。
2、继续学会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
3、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生长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赞赏小豌豆有理想,热情,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小豌豆长大了,小姑娘也慢慢地长好了”这句话的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小豌豆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豌豆荚。
师:你们的想象很丰富,让我们来读读大作家安徒生是怎样描述的。
2、齐读课文第一小节。体会普通的豌豆荚在作者笔下是那么富有情趣。
3、导读第二小节,出示课文3——8节。
4、学生自由读,说说豌豆们各自的打算,并用几个字归纳它们的愿望。
5、引读第9、10节。
师:同学们,要是你来写其中的一颗小豌豆,你会写哪一颗?
说明: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来构思一篇童话。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构思来学习大作家安徒生笔下的童话,学生更感兴趣。
6、揭示课题《一颗小豌豆》
过渡:这颗小豌豆有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拿出课文,标上小节号。
2、学生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A、这颗小豌豆的愿望是什么?这颗小豌豆做了一件什么好事?
B、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把这些句子划下来?
说明:让学生能带者问题去读课文,并从课文中去找到有关语句。
三、边读边思,体会情感。
1、联系课文,完成填空:
A、小姑娘对小豌豆微笑,从心底里感谢它,感谢它。
(感谢它让她看到绿色;感谢它让她看到嫩黄色的花朵;感谢它使她战胜了病魔;感谢它使她慢慢地站起来……)
B、小姑娘对小豌豆微笑,从心底里感谢它,因为当小姑娘看到小豌豆。时,小姑娘。
(小豌豆长出了小叶子,小姑娘心里真高兴;小豌豆沿着线猛劲儿长,小姑娘的脸色好多了,还能自己坐上一个钟头呢;小豌豆开出一朵嫩黄色的小花,小姑娘真实高兴极了,慢慢地,竟站了起来……)
(体会小豌豆以它充满生机的活力,唤起了小姑娘对生命的渴望,从而使小姑娘逐渐恢复了健康。)
2、师:当小豌豆开出嫩黄色的小花时,小姑娘的生命之花也随之绽放了。小豌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也从小姑娘的感谢中获得了快乐。
在我班也有像小豌豆一样助人为乐的同学,你们知道她是谁?在此大大地表扬陶佳莹每天帮助陈豪亮抄写备忘录。
四、拓展练习。
这颗小豌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那么其他四颗小豌豆有没有实现各自的愿望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颗小豌豆,展开想象,续编一个童话故事。
生:第一颗想要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小豌豆,它飞啊飞啊,飞啊飞啊,来到了大沙漠,茫茫一片,没有它扎根的地方,不久,它渐渐地枯死了。
生:第二颗想要飞往太阳上去的小豌豆,它飞啊飞啊,飞啊飞啊,感到越来越热,它后悔了,想要回到地上,可是,它却被烤熟了。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而且,你们都达成了共识,只有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你的生命才更有意义!
语文百花园五
教学目标
1 .通过杳字典,自学不认识的字:
2 .通过词语接龙练习,丰富词汇。
3 .通过读读背背、采集本,积累语言,丰富课外知识。
4 .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观察思考及书面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能说会道”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笔l ;生辉”训练观察思考和一15 而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 3 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语海畅游”和“积少成多”。
一尝试“自学汉字”
1. 说说平时你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是用什么方法去认识它的。
2. 自由读“自学汉字”部分,看看“门票”上的字你有哪些不认识。把它画出来,然后查字典学会它,看准学会得最快。
3. 你查字典学会了哪些字?同桌互相交流。
4. 自由读一遍这张门票上的内容,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5. 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听这位同学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二练习“照样子组词语”
1. 先说一说“劝、招、终”这三个字可以组些什么词。
2. 自己练习词语接龙,看看你能想出多少组词语。
如:劝:(劝说)——(说明)——(明白)——(白雪)
(劝解)——(解决)——(决心)——(心中)
(劝阻)一一(限止)——(止痛)——(痛快)
3. 四人小组合作,看看哪一小组想出的词语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