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12课《孔子学琴》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2—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资料铺垫。
1、(多媒体出示孔子像图片)师: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学生有了预习的基础应该能答出:孔子)教师板书:孔子
2、师:对,这位老者就是孔子。课前大家都搜集了孔子资料,咱们来谈谈你对孔子的了解好吗?
(学生结合在课前了解关于孔子的资料来谈。)
师:看来,同学们课前搜集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并且记在了脑子里。孔子可以说是一位世界文化名人,他的故事流传至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他的一个小故事。
教师板书课题:12孔子学琴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初读课文,勾画出本课要认的字,然后把这些生字多读几遍。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可以请教老师、同学。(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巡视,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正音)
2、小组合作识字,教师反馈。
3、出示词语:鼓瑟、毕恭毕敬、诚恳、技巧、顺畅自然、如醉如痴、抑扬起伏
(1)先指名读一读
(2)学生提出不懂得词语,师生交流多种形式理解不懂的词语。
“琴、瑟、笙、罄”可利用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如带有时代行为习惯的词语“盘坐”“席地而坐”等,可以具体的形体实际操作帮助理解。
“毕恭毕敬、如痴如醉、抑扬起伏、戛然停止、炉火纯青可”以先查查字典理解,再读读文中的句子理解,或者干脆放到精读课文时重点体会。“周文王、《文王操》”教师可以向学生作个简单的介绍。
(备注:教师注意把握课堂节奏,适时展开下一环节的学习。)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后简单评议。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试着讲一讲这个故事。(自己试讲,同桌讲一讲)
2、指名讲故事。(教师可以随机引导学生将故事讲完整,讲明白。)
3、师:我们读了这个故事,也亲自讲了讲这个故事,那么,从孔子学琴的故事中,你觉得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为人谦虚、不骄傲;做事认真、一丝不苟;做事精益求精,对自己要求高……
四、精读课文,品词悟情。
师:看来,孔子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故事,走近孔子,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继续体会这位伟人的优秀的学习品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孔子是个做事认真、谦虚好学的人?并把这些语句勾画下来。
(一)学生默读、思考,勾画。
(二)小组交流。
(三)全班交流。
预设:(以下环节的交流顺序不分先后,依据学情确定。)先让学生读读勾画的句子,再谈谈自己的理解。
1、抓住第一自然段中相关介绍的词句:
从已经“精通音乐”,“尤其谈得一手好琴” “五十岁那年”“还特意向鲁国的著名音乐家师襄学弹琴”。可以看出孔子从不自满、谦逊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