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12课《孔子学琴》教学设计
2、孔子的做法和语言:
(1)做法:从“毕恭毕敬”“弹完一遍又一遍,丝毫看没有疲倦的样子”可以看出孔子谦虚认真。并深入理解“毕恭毕敬”一词,从中感受到孔子学琴的态度。
(2)语言:
孔子连忙站起来,诚恳地说:“我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有真正掌握弹琴的技巧呢!”
孔子摇摇头,说:“我还没有真正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内容,这样弹奏怎么会使人感动呢?”
孔子又摇摇头,认真地回答:“不行啊,我还没有体会出作者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孔子激动得站起来,大声说:“我已经知道作者是谁了。她就是行善百姓、胸怀博大的周文王。”
抓住孔子说话的神态、动作和说话的内容(连忙站起来、诚恳、摇摇头、认真、激动得站起、大声)来体会孔子的谦虚、认真,学成后的喜悦,还有对师襄的尊敬。
在理解体会孔子语言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孔子说话时的动作、神态来读读孔子的话。
(3)在理解感悟孔子的做法和言行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说说孔子学琴的四个阶段,进一步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精益求精。
3、从师襄的角度来体会:
(1)抓住师襄的语言:
“你已经整整练了十天,这首曲子也会弹了,可以再学一首新的曲子了。”“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可以学一首新的曲子了。”“你已经弹出了乐曲的思想感情,领会了音乐的精神,可以学一首新曲子了!”
从师襄的这些语言中,可以看出孔子探亲的技能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师襄三次都提到孔子可以学习新曲子了。可见,作为老师的师襄已经肯定了孔子的琴技,但是孔子却没有满足,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孔子的谦虚好学,精益求精。
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师襄再说这些话时,心里是什么想法?
教师在学生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读读师襄的话,读出赞赏、喜悦之情。
(2)描写师襄听孔子弹琴产生的感受的语句:
从“手指运用自如,乐曲弹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样顺畅自然,悦耳动听”“激情洋溢的乐曲声迷住了””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境地”“感情随着琴声抑扬起伏”可以看出孔子的弹奏技艺很不一般,但即便如此,孔子并不满足。
(3)师襄对孔子琴艺的赞叹。
师襄对孔子琴艺的赞叹:你的琴艺真是炉火纯青啊!
什么是“炉火纯青”?联系上文师襄听孔子弹琴的感受的句子来理解。
教师可让学生思考:此时此刻,你就是师襄,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说?引导学生读出惊异、赞叹、佩服的语气。
4、学生还有可能提到学琴的时间长来感受到孔子学琴的认真、谦虚。
五、质疑问难,深化认识
1、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疑问“孔子怎么可能通过弹奏曲子就能知道作曲者是谁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