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的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永生的眼睛》的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教育性很强的文章,虽说是教育,但这是语文课,我们在具体执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离开语言环境进行空洞、抽象的说教,应让学生读中感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情”为主线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有一定内涵句子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育并唤醒学生要有爱心,培养一种意识,树立起对生命的热爱,对他人的关爱。
如:在交流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时,一个学生谈到母亲去逝时,父亲表现出的态度让“我”感动。“当母亲去逝时,不仅是‘我’悲痛万分,对于父亲也是十分难受。但当医生问他是否捐献角膜时,他却‘不假思索’地答应了,而且还‘平静’地对‘我’说,可见父亲和母亲想到的更多的是他人,而不是自己,多么了不起呀!”有的同学说:“最令我感动的是‘我’的感情的前后变化。母亲去逝时,面对捐献角膜这件事‘我’是‘痛苦难忍’,而当父亲去逝捐献角膜时,‘我’是‘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角膜’。我的情感发生的变化非常的大,而使‘我’情感发生这么大变化的是父亲潜移默化地影响,更能看出父亲是一个为他人着想,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的人。”从全文的前后照应中理解人物崇高的精神,在反复的诵读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
这篇文章很感人,课外延伸的部分更应该让人潸然泪下,为之动容。所以在学完课文后,设计了足以感动全球人民的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灾情介绍,在提升学生情感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爱心教育。“一个灾难除以13亿将会变得很小很小;一份爱心乘以13亿将是爱的海洋”,最后点题,使学生立志要做一个拥有永生的眼睛的人。一堂课下来,在老师那浓浓的爱意引导下,在课文中那感人的字里行间中,学生明白了很多。但是,这节课上得还是不够大气。原因是我的预案设计的过于细致,走教案成分过重。我想今后的教案应该是把握住文章的主旨、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找到切实符合学生实际,符合课
文内容和语言,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设计的思路,还应该有张有弛、有收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