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鹅》教学教案(第二课时)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2-22 08:11:1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氛围。
教学重点:了解丰子恺先生是怎样写出鹅“高傲”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初读了丰子恺先生的――《白鹅》并学习了第一段, 你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白鹅呢?(高傲的白鹅、非让人侍候不可的白鹅、厉害的白鹅。)
2、刚才好多同学提到了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这不仅是我们的感受,也是丰子恺先生的感受。找生读课件“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3、理解:“好“字。刚才你读的时候,特别强调了这个“好”字,那你能换一个词来说说它的意思吗?(特别、非常、很,的的确确、十分……)
二、引读第二小节:过度:对呀,这真是一个特别、非常、十分高傲的动物,那么在以后的相处中,丰子恺先生发现,它的高傲还表现在哪些地方呢?(引读、板书)[叫声、步态和吃相。]
写法:第二自然段也很重要,第二段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它不仅连接第一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
三、课件自主学习3-7自然段:作者说“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那么,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又各有哪些特点呢?请大家选择感兴趣的部分读书、体会,然后进行交流。学习步骤如下:
n 画一画,画出表现白鹅高傲的词句。
n 读一读,有滋有味地读读画出的句子。
n 说一说,同组同学交流朗读体会。
   四、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汇报交流。感受白鹅“傲” 体会作者“情”
    
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学习。刚才同学们认真的读了画了思考了,现在我们就将从这三个方面一起去感受白鹅的高傲。
1、第二自然段:叫声部分
叫声部分,谁先来说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鹅的高傲?
学习重点句课件出示
1)“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不亚于狗的狂吠。”
a\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体会“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能理解吗?
b\课件想象说话如果鹅会说汉语,猜猜它会说些什么?
见到生客进来,它会用严厉的声音大声叫喊:                        
当篱笆外有人走路时,它会放大喉咙大吼道:             
这是我的地盘,你走开!“你是谁?为什么不通报一声就进来?没礼貌的家伙!”“外面谁在走动?最好离这儿远点!”“喂,是狗吗?你这个讨厌的东西,还没到吃饭的时候,你又在外面干什么?”“主人,外面有人走动,快出来赶走他!”
 c\引导:是啊!平时都是人去呵斥别人、或者小动物,可这是白鹅呵斥“人”,都倒过来了,多高傲啊!你愿意带着你的体会来读一读这句话吗?引导朗读: 想象它说话的语气怎么样?有点凶是吧,那再试试。
指导读书方法: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勇敢。再读读!带着你的想象来读读这句话,好吗?
引导朗读语:自己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家里的一员了,除了主人,谁也不能进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多么的勇敢、尽职呀!难怪主人喜欢它呢。
除了叫声部分体现它的高傲还有别的地方吗?
2、学习第四小节,步态
鹅不仅叫声高傲,它的步态也是那么与众不同。你找了哪些语句?
出示课件重点句:
“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1)  表演走路。分别找两人学鸭子和鹅走路。鸭走路是什么样的啊?谁能学学?学生评价:要结合句子来评价。哦真是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而鹅呢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
什么是“净角”?理解:净角课件,解释它统称花脸,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人物。请看。我们的大白鹅走起路来的样子,就像我们刚才看到的净角出场一样,大模大样的,特别的高傲。
想象一下大白鹅走路时的样子。读读这句话。生评价。你评价的真好,看来你不仅学会了积累词语,也学会了运用词语。其实,书中的语言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你注意到了作者对比的写法,的确,鸭的局促不安,更显出了鹅的高贵和傲气十足。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2)  丰老先生真不愧是大作家,仅仅用了几个词语,就把鸭子和鹅步态各自不同的特点描写的这么准确、形象!分男女生读读。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看图;你看出了什么?他多凶啊还伸长脖子咬人呢。
2)指导朗读。
3)小结:你们看,这鹅连走路的样子都那么的高傲,难怪丰老先生要感慨它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了。
3、吃相:(5-7自然段)
鹅的步态和叫声够高傲的了,但和它的吃相相比不算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鹅的吃相高傲。学生汇报。
1)“先    然后”、“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侯,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三眼一板、一日三餐、一丝不苟……
2)理解“堂倌”,饭馆、茶馆或酒店的招待人员。要顾客至上,礼貌待人。这里的顾客却是鹅,白鹅至上,所以作者称之为“鹅老爷”
3)理解:“供养不周”。这是对长辈或家庭中的老人照顾不周,作者把白鹅当成老人一样伺候,可真够高傲的了!
4)引导:老师最喜欢狗窥伺这段了,现在我来讲这段,你们想象。
课件一段话。
   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即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引导:孩子们你们看,鹅来狗去,鹅去狗来,一去一来,一来一去之间,带给我们开心的同时,作者的观察多么细致啊,也正是细致的观察让我们品位到乐趣。
指导朗读:这鹅就连见了路过的生人都要厉声叫嚣,那它的饭被狗吃了,他得气成什么样呀?自由读,指名读。
孩子们,我从这里真真正正地体会到了这只大白鹅真是个高傲的动物了,你们体会到了吗?
4、学习最后一节:那为了让我们的鹅老爷能吃好饭,我们把它的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不就行了吗?
不行,说理由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五、体会情感:这样一只高傲的白鹅,作者为什么不厌其烦地去侍侯它呢?
因为喜欢它  ,因为高傲中透着有趣,作者就是喜欢它的高傲。孩子们。
总结朗读:带着感情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品味作者对白鹅的赞美之情。
六:作业
1、把自己觉得有趣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抄在摘抄本上,记忆。
2、课后阅读一下外国作家叶. 锘索夫写的文章《白公鹅》比较一下两位作家的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白鹅》教学反思
《白鹅》是小学四年级的一篇课文,作者对白鹅的特点描写得惟妙惟肖,字里行间也洋溢着作者对白鹅的疼爱。我认为这节课最突出的一点是我对教学目标把握得很准确,很到位。理解词语和句子仍然是中年段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到了中年段,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低年级所习得一些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方法。加强学习方法的迁移,这节课我就做到了这一点。
第一、能善于运用多媒体课件理解词语,比如:净角京剧中的一个人物造型,地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通过多媒体把这些抽象的和学生生活距离比较远的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就达到了一个直观,形象的效果。
第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了关键的词句,一定程度上也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如:“三眼一板”即白鹅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再干什么,这是白鹅吃饭时的一规矩,任何时候都不变的规矩叫“三眼一板”,这都要联系上下文才能理解。
当然,生活在现代城市的孩子,生活经验非常有限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白鹅,所能见到的是动物园里池塘中戏水的天鹅,它们的叫声,动作,样子和生活习性与课文中的家鹅形象很难进行比照。要体会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有一定的难度,再者作者是典型的中国古典文人,课文的写作时间是上个世纪的中叶,现在的孩子生活在现代工业社会和作者生活的时代差距很远,文中表现出来的那种文人心态以及成人化的审美情趣,对孩子来说缺少亲切感,帮课堂上,不管我怎么引导,学生都读不出“味”。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100%(2)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