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聂耳》第一课时 举例分析教学设计内容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14 12:48:10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一首大家熟悉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歌曲),谁知道它的名字?

    生:这是《义勇军进行曲》,也是我们的国歌

    师:你们在哪里听过?

    生1:中国运动员得金牌的时候。

    生2:电视里播放《新闻联播》的时候。

    生3:每周一升国旗的时候。
    师:是啊,多少次我们听过这激昂的国歌奏响,伴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我们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你知道谱写国歌的是谁吗? 
    生:聂耳。 (出示课件)
    师:关于聂耳你知道多少呢?谁来把你搜集到的聂耳的资料和大家说一说? 
    师:每个有作为的人,都有它不同寻常的少年时代,作为一位杰出的音乐家,聂耳的少年时代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3课《少年聂耳》,我们先一起来书写课题,伸出你的食指。老师的字写得并不漂亮,但我写每一笔都很用心,和我一起来写。(板书课题) 
    二、构建新知

   师:同学们把书轻轻的翻到第3课,听老师来读课文,看看课文都向我们介绍了些什么?你也可以试着轻声地跟着老师读,注意那些带拼音的字。

   师:喜欢这篇课文吗?那就给你机会,自由地朗读一遍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要是遇到难读的句子呢?你一定要 (多读几遍!做好记号。)
   师:对,你要停下来做好记号,多读几遍,努力把课文读流利,开始吧!

   师:同学们刚才读得真认真,现在,请你们认真看着书,把带有拼音的生字新词读给你的伙伴听。

   师:现在,我们看屏幕,离开课文中的拼音,还能把它们读准确吗?我们开火车读一遍。

   师:我们来回忆一下,刚才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哪个句子,刚开始你觉得很难读,后来经过努力终于读好了,你来展示一下,让同学们听一听。

   生:读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

   师:读得很好啊!开始读的时候你觉得什么地方难读?

   师:小组同学互读课文,在同学读的过程中要认真倾听,互相纠正,然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写了少年聂耳学吹笛子的故事。

   师:读完课文,你认为少年聂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板书:喜欢音乐)

   师:是啊,聂耳专心致志的学吹笛子体现出了他对音乐的热爱。聂耳一生创作了那么多优秀作品,成为杰出的音乐家,是和他少年时期刻苦学习吹笛子的经历是分不开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画出写聂耳少年时代就非常喜欢音乐的句子。然后小组交流一下。

   生1:我找到的是这句:聂耳常常跑到木匠师傅跟前,坐在台阶上,手托着下巴,眼睛一眨不眨地侧耳倾听。(出示课件) 
   师:你为什么选择这句(说说你选择这句话的理由)?这句话中哪些词让你体会到了少年聂耳喜欢音乐?

   生:常常,一眨也不眨,侧耳倾听,跑,坐,托。(课件演示)

   师:常常表示频率。说明不是一次两次的来听,而是经常发生,表示小聂耳来听木匠师傅吹笛子的行为持久。同学们看书中的插图,认真观察一下聂耳的神情,眼睛(一眨也不眨),在干什么?(侧耳倾听)

   师:你怎样理解这两个词语?

   师:一眨也不眨不是一下都不眨,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体现聂耳的专注和入神

   师:“侧耳倾听”是怎样的听?

   生:(模仿动作) 

   师:这一句话里有三个表示动作的词语是?(课件演示)

   生:跑、坐、托。

   师:同学们一起来模仿一下聂耳听木匠师傅吹笛子的神情,坐在那里,手托着下巴,眼睛一眨也不眨,侧耳倾听的样子。 
   师:谁能给大家读一读这句话,让同学们用这样专注的神情来听你的朗读,陶醉在美妙的笛声中,体会一下聂耳听音乐的专注和入神。

   师:你读得真美,同学们都被陶醉了。还有谁找到了?

   生2:我找到的是聂耳与木匠师傅的对话(生朗读这部分):聂耳太喜欢吹笛子了,他诚恳的态度打动了木匠师傅,木匠师傅答应了他的要求。我从这部分看出了聂耳是一个非常喜欢音乐的人。 
   师:这一部分写聂耳要干什么?

   生:写聂耳让木匠师傅教她吹笛子。(板书,学吹笛子)

   师:从哪里体会到他喜欢音乐?

   生:聂耳诚恳的态度。

   师:从哪个词中体现出聂耳诚恳? 
   生:从“恳求”这个词上能看出聂耳很诚恳。

   师:恳求说明态度怎么样?有自己特别想做的事情去恳求过别人吗?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迫切,着急

    师:从恳求这个词上我们能感受到聂耳渴望拜师学艺的那种诚恳、迫切的心情,从而体会到聂耳从小就对音乐情有独钟。

   师:木匠师傅答应他了吗?为什么?

   生:木匠师傅被他的喜欢吹笛子的精神所打动,还有他诚恳的态度。他常常去听吹笛子,而且非常专注入神。

   师:那么在读对话中我们应该读出聂耳什么样的态度和什么样的心情?

   生:诚恳的态度和迫切心情。

   师:想不想试一试,找同学分角色朗读聂耳和木匠师傅的对话

   师:我听出了诚恳,但还不是特别的诚恳,谁能让我们听到特别诚恳的小聂耳?(再次朗读对话)

   师:你读得真好,真的很诚恳,木匠师傅无法不答应他的请求了。

   师:还有这样的句子吗?

   生3:哥哥去攀登龙门,聂耳却独自站在一棵大青树下吹起笛子。

   师:你是怎样体会他喜欢音乐的?

   生:独自和站,体现聂耳对音乐的忘我之情。

   师:哥哥去做什么了(攀登龙门)?而他呢?(板书:练吹笛子)

   师:这句话通过把聂耳独自站在一棵大青树下吹笛子和哥哥去攀登龙门进行对比,表现出他对音乐的执着。对于孩子,恐怕没什么比玩儿更引人了,但聂耳却更愿意与笛子相伴,放弃了玩的机会,可见,他对音乐(非常的喜爱)。

   生4:傍晚,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下起了蒙蒙细雨。聂耳全神贯注地吹着笛子,似乎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到。(出示课件)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