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六下语文第六单元备课稿(word版).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4-02-28 11:02:06

个人设计

备课组集体讨论意见

 本单元的主题为“咏物抒情”,安排了《广玉兰》、《夹竹桃》、《古诗两首》三篇讲读课文。 《广玉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描绘了广玉兰的花香、色美、形秀和叶片的独特情趣,尤其是对它的花形作了细腻的刻画,表现了广玉兰优美的姿态和高雅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夹竹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在万紫千红的、五彩缤纷的季节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古诗两首》都是脍炙人口的好作品。两首均为七言绝句、咏物诗。

《夹竹桃》多处运用比衬手法突出夹竹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一年三季花开花落,而夹竹桃沐和风、抗暴雨、斗清冷,总是迎风吐艳,突显其可贵的韧性。另外,描写月光下的夹竹桃笔触细致入微,整齐的排比句式,字美、文美、景美、情美,引人遐想不已。

《石灰吟》为明代诗人于谦所作。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即使“粉身碎骨”,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墨梅》为元代书画家王冕所作,作者善画梅,也喜咏梅。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那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

1、能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4、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学习作者要赞颂的精神,理解咏物颂人的写作目的。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事物的特点,品位课文语言。

1、运用媒体,创设意境

   恰当地使用多媒体会在课堂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2、  层次朗读,读中感悟。

“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自悟,边读边想象,以读促悟。借助画面、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努力营造自主阅读、积极对话的氛围,让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有着心灵上的碰撞,使学生能感悟出语言文字背后的情韵,把自己对文本的融合体会表达出来,把课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使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使言语间渗透着强烈的人文精神,达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自然结合、和谐统一。33、注重背诵,指导写作。

优秀的语言应该让学生内化为自己的积累,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1、以“美”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通过初读课文感受美;研读课文体会美;朗读交流感悟美;再读体会语言美;总结拓展体验美等环节,在学生自主感悟语言的基础上,受到美的熏陶,并力争把课文读美。

2、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现有效学习。既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悟景物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习语文的目的之一是习得方法。把学到的写作方法及时地迁移运用到自己的语言中,也就达到了内化、外显的效果,得到了知识的积累,得到了技能上的发展。要通过研读课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实现知识、技能的提升。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100%(1)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