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2-12 14:05:51

一、教材分析:

《少年闰土》是语教S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之旅》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是“我”对和三十年前的闰土之间一段生活的回忆,以精练的语言文字叙述了“我”和闰土相识、相见、相处、相别的过程,刻画了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反映了两人之间儿时真诚的友谊,表达了“我”对闰土的喜爱、佩服和怀念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写事情,认识少年闰土的特点,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外貌描写,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段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从读到学写,运用本文抓住人物特点的写法,描述自己身边的一个小伙伴。

三、教学重点:

抓住对闰土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学习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五、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并了解鲁迅先生的相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回忆画面,导入新课。

1、上节课咱们一起认识了一位少年,他叫?(闰土)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同学们头脑中一定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

(课件出示闰土看瓜刺猹的画面)

3、美丽的颜色让图画美妙之极,画中的少年更是机智勇敢,让大家将他深深铭记在心,孩子们,来,让我们结合画面饱含深情地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用我们的美丽的声音将这美景铺展开来。(配乐背诵)

二、舍末求本,直击真情。

1、聆听了同学们的背诵,老师知道大家一定深深喜欢上了闰土,要不你们的背诵不会这么深情,对吗?(对)那么闰土究竟是谁?(忙月的儿子,贫苦农民的儿子),那么文中的“我”又是谁?(富家少爷)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主仆关系)

2、在当时的社会,富家少爷与贫农的儿子,似乎是两条平行线,又好象是南北极,仿佛永远没有交点,那同学们,事实果真如此吗?(不是)他们成为了好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3、那你是从哪知道的?(文章最后一段)

4、课件出示最后一段,指名朗读,思考: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们之间感情深厚?(汇报交流)

5、俗语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他们相别时的情形吗?(难舍难分等)

6、指导感情朗读

三、自渎探究、研读重点

1、多么厚重的思念之情啊,当一个人特别思念好友时,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他们第一次相见时的情景,让我们一同走进文章第三部分,和文中的 “我”一起分享他和闰土那次难忘的相见。

2、课件出示阅读导航(一):

默读4、5自然段,用“-----”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语句,从这些外貌描写中,你感受到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学生依据阅读导航开展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1)课件出示句子:

“他正在厨房,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汇报交流。

比较句子。

A、他正在厨房,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B、他正在厨房,圆脸,头戴一顶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

学生读句子。

(1)    比一比,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2)    指导朗读,读出闰土的健康、可爱。

4、我不仅见到了健康、可爱的闰土,而且我俩还一见钟情呢, 同学们,你们信吗?(你从哪知道的)(朗读句子)

四、自主探究,感受人物。

1、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只相处了短短一个月,闰土却成了我记忆中的好朋友,时隔30年还那么清晰,他有什么特别之处深深地吸引了“我”呢?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吗?快速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将其划出来。

2、课件出示句子。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齐读)

(1)    句中的“希奇”是什么意思?

你觉得怎样的事才算得上是希奇的事呢?(少见的,很有趣的)

(2)      默读课文6---16自然段,想一想:闰土给我讲了哪些希奇的事呢?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在书上,

(3)      生交流,师板书。

雪地捕写

海边拾贝

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

(4)      请同学们跟随史上最给力的阅读导航走进这四件稀奇事,走进闰土的故事里,你一定会对朴实、天真的海边少年闰土有更多地了解。

3、课件出示阅读导航(二):

给力提示:认真默读6—16自然段:

l        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件希奇事,把相关的段落找出来,一边读一边想,闰土又是一个怎样的少年?在你最有感触的文字旁边写一写自己对闰土的认识和看法。

l        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对人物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说它给力不仅如此,原因是:

课件出示学法指导:

A.抓重点词句深入研读法

B.批注法

C.感情朗读法

D.质疑释然法

E.联系上下文理解法

4、学生依据阅读提示自主学习

5、全班汇报交流:“师,这四件事中,你对哪件事最感兴趣?”

(一)雪地捕鸟——聪明能干

(1)抓住动词,深入体会(画下动词)

(2)探讨人物特点(聪明,能干)

(3)指导朗读

闰土讲这件事时,是怎样的神情和语气呢?(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神气十足,声情并茂,绘声绘色)(你体会得这么好,一定也能读好,愿意读读吗?)

那就让我们一起地声情并茂的读读这段话吧,分享一闰土雪地捕鸟的快乐。

(二)看瓜刺猹——机智勇敢

很多同学都对看瓜刺猹这件事感兴趣,老师也是,文中的“我”也是,看来呀,这件事一定很有意思,非常有趣,是吗?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汇报交流

(1)          动作描写的品味。

(2)          朗读的指导。

(3)          结合插图体会:闰土讲时是怎样的神情,我又是怎样听的?

你们同桌俩能象他们一样,一个绘声绘色地讲,一个津津有味地听吗?可以用文中的话,可以加上自己的话,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4)这是一件多么惊险刺激的事,谁愿意用你有感情朗读把这美丽的画面带到我们身边。

(5)多么惊险的画面,多么有趣的经历,拿起书,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精彩的片段。

(6)多么迷人的月夜,多么勇敢的少年,听着闰土的话,“我”的心呀,早已飞到了那一望无际的西瓜地里,配乐再次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海边拾贝---知识丰富

指导朗读:你拣过贝壳吗?心情怎样?就带着这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咱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四)看跳鱼儿---见多识广

五、拨动心弦,理解句子。

1、闰土的心中仅仅只有这四件希奇事吗?你从哪知道的?课件再次出示句子: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2、理解“无穷无尽”

3、面对这样一个见多识广的闰土,“我”有什么样的感受和心情?

指导“啊”这个叹词的读法。

4、引导质疑:“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和心情?

课件出示句子:“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讨论交流。

是啊,一个简简单单的叹词“啊”的背后有作者的份佩服与羡慕,也有赞叹与不满,,就让我们用自己独特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六、延伸阅读,丰富课堂。

正是这样一个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给身处高墙深宅中的“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见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而我也把他珍藏在我记忆的深处。然而岁月如水,几十年后的一次相遇早已物是人非,请同学们课外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看看三十年后的闰土变成了什么样,利用阅读课交流读书体会。

作业宝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语句。

2、课文中闰土那淳朴、可爱的形象,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试着学习课文抓住人物特点的写法,写写你身边的一个小伙伴的外貌吧!

3、搜集并阅读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

板书设计:

26、少年闰土

 
 

闰土

紫色圆脸

头戴毡帽

劲套银圈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


 

相识   盼望

外貌

相见   喜欢

               
 

   
     

刻画人物形象

     

动作

语言

 
 
 

 

相处   佩服

相别   怀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