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2-24 08:41:16

本节课是《少年闰土》的第二课时,在教学第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初识鲁迅先生,了解感受课文,弄懂一些生僻的词语,如“其间”、“五行”等。并指导学生正确读写“跨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还重点学习了关于闰土的外貌描写(书上第四自然段),指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在此基础上,进入第二课时的教学,本课时的教学目的是:1 练习快速阅读课文,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2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因此要上课时,我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来理解闰土是一个“机智勇敢、见多识广、聪明活泼”的孩子。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设计了学法指导和研读提示这两个环节来进行教学。后又通过对比的方法出示以下句子:闰土在雪地捕鸟时,我和我的朋友体会不到____________,只看见____________
闰土在海边拾贝时,我和我的朋友体会不到____________,只看见____________

闰土在看瓜刺猹时,我和我的朋友体会不到____________,只看见____________
闰土在看跳鱼儿时,我和我的朋友体会不到____________,只看见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的井底之蛙。

这样就把本课的难点:“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用这样的对比的方法把问题的难度降下来,便于学生理解。
最后,是一个场景的设计,通过学生表演,让学生学习鲁迅先生关于场景的写作方法,进行渗透。

本节课,我基本上把教学重难点解决了,学生理解的比较透彻。但不足之处是:没有把最后一个环节处理好,留成了课后作业。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