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4-29 07:59:2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闰土的形象。
2、从人物的言行概括出人物的特点,体会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
3感受第一段的语言美,学习第一段的写法,写写其他三件稀奇的事。
 
教学重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描写第一画面——看瓜刺猹的片段,了解闰土是个健康、纯朴、机智、勇敢的农村少年。

教学难点: 体会“深蓝的天空中……的西瓜”的景致描写蕴涵着作者对闰土生活的广阔天地的向往之情,并学习这一段的写作方法。
 
一、            揭题引入,整体感知
 
1、师: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他创作了《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许多经典作品。他的故乡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小镇,那里有他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鲁迅的故乡,和他一起怀念儿时的伙伴。一齐读题《少年闰土》。
 
2、师:打开课文P129页,课文咱们已经预习过了,说说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交流:可爱、聪明、机智、有经验。。。。。。
 
2、师:这就是少年闰土给你们留下的初步印象,闰土是一个生活在海边的农村孩子,而课文中的“我”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少爷”,课文中有一句话写出了少爷“我”对闰土的感受,一起来读读。
课件出示: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不知道的。
(1)理解“稀奇”
(2)闰土给我讲了哪些稀奇的事?请把闰土和“我”的对话找出来,读一读,读正确,读通顺,从对话中你读出了那些稀奇事?
生说师板:瓜地刺猹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跳鱼儿
师:这些事对于课文中的“我”来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用课文中的词就是“稀奇事”。
 
二、练读对话——瓜地刺猹
1、师:这些稀奇事中,少爷“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事?请同学们好好读读“瓜地刺猹”的对话部分,闰土的哪些话,也让你觉得有趣儿?有意思?很稀奇?(或者问“闰土的哪些话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把它划出来,好好读一读,写写批注。
 
1   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
让学生体会闰土的话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啦啦的响声,仿佛我们也听到了猹咬瓜的声音。谁能绘声绘色地读读这句话?
“月亮地下”——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很静很美)读出这种感觉。
 
2   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体会闰土动作的轻巧:捏   轻轻地
给“捏”换动词,想象体会闰土刺猹时小心翼翼、轻手轻脚的样子。
 
3   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
让学生体会猹的机灵。
朗读指导:读出猹的伶俐。
 
2、师:当闰土和我讲这些稀奇事的时候,会有怎样的神情和语气呢?他会怎样地说?而我又会怎样地听呢?(自豪、滔滔不绝、声情并茂、津津有味。。。。。。。)
带着你们的感受同桌练好这段对话。指名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三、第一段的教学
师:听着闰土的话,我的心早已飞到了那一望无际的瓜地。请同学们看插图,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写这幅画面吗?
师:那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这幅画的?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轻声地读一读,你认为作者这样描写好吗?谈谈感受。
 
课件出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生交流:
景色的美:色彩丰富,简直像一幅画一样。多美的月夜啊!
朗读指导:读出美的感觉。色彩的词要强调。
天空、圆月、沙滩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美丽和宁静,谁再来读?
这种宁静要读出一种很辽阔和深远的感觉,不能太低沉和压抑。
 
少年的英雄形象:这位项戴银圈、手捏钢叉的少年给你怎样的感受?(威武、勇敢、神气。。。。。。)  读出这种感觉
 
猹的机灵:
 
师小结:鲁迅真不愧是一位语言大师,用极其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风景画,勾勒出一位多么勇敢机智的少年形象。既有景色的静态描写,又有人物的动态描写,使整个大自然那么和谐自然,令人神往。
谁能通过读,把这么美,这么富有诗情画意的画面展示给我们看呢?——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四、小练笔:
师:令人难忘的何止是“瓜地刺猹”,还有“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跳鱼儿”,太多太多,无穷无尽啊!这三件稀奇事中,你最感兴趣的又是哪一件呢?请选择其中的一件稀奇事,再读读闰土的话,边读边想,那又将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你能模仿第一段的写法,那这件事写下来,也把它写成一幅有景有人有物的画面吗?
学生练笔,交流反馈。
 
       
 课文: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年;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我的父亲允许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他是能装弶捉小鸟雀的。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四瓜去,你也去。”
  “管贼吗?”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刺猬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不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它不咬人吗?”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流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