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2-12 14:09:07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任汝清

教学简述: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继续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2.学会本课6个生字、1个多音字;理解23个词语的意思。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5.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感受“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自学生新词,分段,教学一、二两大段,背诵第1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第14题。

教学过程:
一、1.简介鲁迅《少年闰土》的出处,出示课题。

  2.生轻读课文,要求按注音读准生字,划出不懂的词语。
  3.讨论分段。

二、1.抽读课后题1(1),贴挂图,放第一自然段的课文录音,师以教鞭随录音指图。
  尔后提问:少年闰土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 (勇敢机智)那么,课文中哪几句话突出反映了少年闰土的这一形象呢? 

  (抽答,然后齐读“其间……逃走了”一段话。理解“其间”和“猹”两个词语。)
  为了衬托闰土的形象,课文开头描写了哪些景物(天空、圆月。西瓜),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深蓝,金黄、碧绿、)

  情感朗读指导,齐读本自然段,体会梦幻般的美景衬托下的少年英雄形象。
三、学习第二大段。

  1.轻读23小节,思考:①闰土因什么原因到“我”家来?②闰土来“我”家前,“我”听到了闰土哪些情况?
  读后抽答。

  2.释疑,师生共同讨沦理解“少爷”、“值年”、“祭祀”、“郑重”、“仿佛”、“五行”、“装掠”等词语的意思。
  3.师生共同讨论小结本大段的主要内容。(本段主要写“我”结识闰土的原因)

四、熟读第—自然段,抽背,同桌互背。
五、师小结。

六、课堂作业:作业本第12两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第三、四两大段。分辨课文详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完成作业本第5题。
教学过程

一、读读写写课后第5题的词语。
二、抽读第三段(45两节),生划出描写闰上外貌特点的语句。(“紫色的圆脸……银项圈”)师生共同讨论,抓住“紫色”、“毡帽”、“银项圈”理解人物的    外貌特点描写,并在黑板一侧作副板书:

       外貌     特点
       紫色的圆脸  生活特点

       头戴小毡帽  地方特点
       套一个银项圈 时代特点,

  齐读这句话,深入体会闰土的外貌特点描写。
  提问:第4小节的开头哪些词语反映了“我”迫切见到闰土的心情? (盼望、好容易、飞跑)那么,这小节的结尾又有几个关键词语反映了闰土和“我”刚见面就建立了友谊? (只是、便、于是)

  情感语气指导后生齐读第4小节。
三、1.抽读第四段(616小节),生划出本段的中心句(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板书:稀奇事。

  2.生自读课文,找出四件稀奇事。(板书)那么,四件事中写得最详细是哪一件? (管西瓜刺猹)抽读“闰土又对我说……油一般的滑”,(注意朗读的情感语气)理解“无端”、“伶俐”、“素不知道”等词浯的意思。
  3.提问:这部分课文哪一小节的内容与开头小节的描写呼应? (“有胡叉呢……”—节)这样写给人留下了闰土的什么形象? (勇敢机智,板书。)因为这件事给作者的印象最深刻,所以详细写,板书。

  4.除此以外,还有哪件事也写得详细? (在雪地捕鸟,板书)生轻读捕鸟一节,用笔划出写捕鸟动作的词(扫、支、撒、拉、罩等)。讨论:这一节反映了闰土什么品质特点? (聪明能于。板书。)
  5.除了这两件事,另外两件事写得详细还是简略:反映了人物什么品质特点? (师生讨论后板书:见多识广、略写)

  6.抽读课后题1(2)(3)两题,生回答。
四、课文写了反映闰土品质特点的四件事,虽然也有详略之分,但是,这四件事从总的来说,仍然是详写的。那么,与闰土对比,“我”与“往常的朋友”这方面是详写还是略写? (略写)哪几节用对比的方法来写? (抽答)

  1.小黑板出示“我素不知道;……”一节,齐读,理解“素”、“如许”、“单”等词语的意思。并抓住“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一句,引导学生理解“我”接触的事少,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而缺少见识的含义。
  以羡慕和敬佩的语气朗读本节。

  2.当闰土告诉“我”那些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后,“我”有什么感想?哪一小节写出了“我”的感想? (小黑板出示本节,齐读)理解“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一句的深刻含义(比喻“我”与“往常的朋友整天生活在大院里,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知识贫乏”)
  以羡慕、感叹的语气朗读本节。

 
  本课板书设计:

          稀奇事     反映品质
     详写   在雪地捕鸟———聪明能干

          管西瓜刺猹———机智勇敢
 

          海边拾贝壳
     略写           见多识广

          沙地有跳鱼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第五段,从人物的言行概括人物的特点,进—步认识课文从整体上如何安排详略,完成作业本第236题。
教学过程

一、听写本课的生字,订正巩固。
二、利用抽答课后题1(1)(3)两题,从整体上回顾和巩固上一课时所学的主要内容知识。(其中1 (3)中的“闰土是怎样一个人”问题的回答,可从外貌描写中导出“活泼可爱”的特点,“机智勇敢”可以归入“聪明能干”这一品质特点中,教师形成系统板书)

三、因为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又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受到“我”深深的敬佩和喜欢,他又很喜欢和“我”相处,所以,“我”和闰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是怎么分别和保持友谊的?读最后小节(抽读)
  1.在这一小节里,哪些句子反映了“我”和闰土友谊深? (“我急待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终于”这个词语说明两人的分别时的感情是怎么样的? (恋恋不舍)

  2.反映“我”与闰土保持友谊的语句有哪些? “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 “但从此没有再见面”一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反映了“我”对闰土长期思念的思想感情)
四、以课后题2为思考题,生再次轻读全文。

 
  附板书设计:

             24 少年闰土:
        外貌特点  活泼可爱

              在雪地捕鸟 聪明能干
         详写

              管西瓜刺猹 机智勇敢
 

        品质特点  海边捡贝壳
         略写   见多识广

              沙地有跳鱼
 

教学反思:
  在以上片断的教学中,我着力引导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力求体现以下两点: 

  1、朗读与想象并行,感悟语言情谊。 
  闰土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的,是令人向往的,是充满情趣的。而这种却是文中“我”所未经历过的,也是我们的学生未经历过。如何把这种充满情趣的生活用朗读展示出来呢?这就需凭借想象来实现。引导学生反复地读,忘情地读,带上表情、加上动作读。边读边想边品味。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领悟,在领悟中实践,因而当指名读,小组读或是全班读时,都能达到“情动而辞发”的效果。 

  2、创造与积淀兼顾,激活文本源泉。 
  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创造。在积淀语言的过程中,学生总是力求寻找已感知与把握的文字对象,这是自我本位层面上的原始积累。为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引发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我鼓励学生放飞思维,“袭故弥新”,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有创意的表达。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所创作出的语言是多元的,是鲜活的,是有生命力的!我以为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