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和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三个和尚》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艺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课题二的内容,《三个和尚》,是根据中国有一句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这个古老的民间讽刺性故事创作的,生动活泼的画面形象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通过三个和尚没水吃到不用挑水而有水吃的过程,讽刺了那些相互依赖、相互推诿、斤斤计较、唯恐自己吃亏的人,并启发我们只有团结合作,互谅互让、齐心协力、勇于承担责任,把个人的智慧融入到集体之中发挥集体的智煮和力量,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的道理。
本节音乐课,我们将通过讲故事、读儿歌、学歌曲、创编歌曲等环节,让同学们了解《三个和尚》的故事,并根据时代的变化,将这个传统的故事赋予新的内容,既要学会正确的演唱歌曲、与人合作合唱歌曲,还要对歌词进行新的创编,让这个故事更完整、更具有现代感。在所有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也体现本节内容的精华。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打节奏演唱、合唱等形式学唱表现歌曲。
2、通过各种活动的配合与协作,体会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感受这个故事带给大家的启示。
3、通过歌词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
2、创编歌词
教学准备:
自制打击乐器 课件 《三个和尚》音乐及伴奏带 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同学们,你们的眼里看到老师了吗?那你们的脑袋和心有没有在课堂中呢?老师想用一首歌曲来检验一下,这首歌需要你们的配合哦!注意听了:《假如感到幸福请你拍拍手》,拍拍手、拍拍手、跺跺脚。大家表现不错:上课)
1、师生问好。
(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幅图画,你们知道不知道他们是谁呢?出示图片《三个和尚》)
2、出示课题:三个和尚。
二、讲一讲
(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现在请大家把这个故事将给你的同桌听,并和你的同桌合作,将这个故事用儿歌(三句或者四句)的形式展示给大家。)
1、同桌互相讲故事。
2、同桌用音乐的方式(儿歌)表现故事。
3、老师出示儿歌的形式,大家一起来拍手唱儿歌。
三、唱一唱
(音乐是人们表达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既然是音乐课,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歌唱吧!下面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三个和尚》这首歌曲。)
(发声练习:
1、气息练习:闻花香(慢吸慢呼)、 (快吸慢呼)
2、发声练习:啊:两只老虎。(一句气息,一句词)
1、听唱(闭上眼睛,我们一起用耳朵、用心来听听这首歌曲)
(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呢?领唱与伴唱)
2、听唱并小声的跟唱(用耳朵听,并小声的随着音乐演唱。)——一遍或二遍
3、听唱并跟唱,(只在“嘿嘿”和“咦”的时候用打击乐,老师指挥。)
4、教师解决困难。(哪句还不会唱,可以单独解决)
5、大家一起演唱。(领唱与合唱,只在“嘿嘿”和“咦”的时候用打击乐,老师指挥。)
四、动一动,想一想。
(同学们,随着时代的变化,《三个和尚》的故事也有新的变化呢,这座小庙里又来了新的和尚,那原本的故事会变成什么样呢?让我们开动脑筋,想一想《三个和尚》的新故事吧!)——变换课件:三个和尚的新故事
1、儿歌接力赛:一个和尚,挑呀挑水喝,两个和尚,抬呀抬水喝,三个和尚,…… 四个和尚…… 五个和尚…… 六个和尚……
2、教师展示新歌词:六个和尚
……
3、大家一起用自制打击乐器来演唱,老师指挥,同学们只在“嘿”和“咦”的时候用打击乐器。——一遍
五、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总结:《三个和尚》的故事是非常经典的。它告诉我们:我们只有团结合作,互谅互让、齐心协力、勇于承担责任,把个人的智慧融入到集体之中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的道理。通过今天的课堂,我发现大家在读儿歌、用打击乐器伴奏、合唱、创编歌词等环节,都表现的非常统一,让我感到,大家非常的团结,集体荣誉感很强,希望今天的课堂能给大家留下难忘的印象,希望我也能永远的留在大家的记忆里。
3、最后,让我们一起动起来:用你的手中的打击乐器、用你优美的歌声、用你们优美的姿态,和老师一起来表现这首好听的《三个和尚》,让我们的课堂在你们的歌声中结束吧!准备好了吗?老师播放音乐并指挥。)
4、你们高兴吗?快乐吗?幸福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拍拍手吧!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