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第6册第一单元教案 《春天的小河》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2-17 22:44:07

6、教师设计春天竹林的情绪,启发学生用身体语言表现雨后春笋节节长高的情景,并配合音乐做一做。开始表演时,教师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待熟悉歌曲后,要求学生根据歌曲意境自由创编并学唱歌曲。

三、认小结线,终止线

1=C  4/4

3   5  6  5  |  3  5  i  i  |  6  6  5  3  |  2  3  1  0  |||  

                                   小                    小                      终

           结                     结                      止

           线                                             线

 

 

 

 

 

第 三 课 时

 

一、师:同学们,描写春天的歌曲很多,我们也会唱好几首了,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编支春天的歌。(出示)

a、请学生看图读歌词,引导学生通过尝试,比较发现各句间的呼应关系,选择合适的节奏;

b、学生用书上给出的音自由创作;

c、全体学生各自将创编的小曲唱一唱,评选出优秀作品(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无论在节奏还是在旋律的创作上都不要强球统一,重要的是培养乐感。)

二、学习歌曲《春天来了》

a、听教师演唱一遍歌曲旋律,引导学生听辨歌曲中相同的乐句。

b、用“lu”进行哼唱;

c、带领学生唱一唱歌谱,培养视唱的能力;

d、通过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思考跳音在歌曲中所起的作用,再通过模唱学会唱断音。

e、按节奏朗读歌词

f、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词

g、用竖笛吹奏全曲

三、复习演唱《春天的小河》

四、课堂总结

 

 

 

 

 

 

第 四 课 时

 

一、        听歌曲《嘀哩嘀哩》,走进教室;

二、        律动《嘀哩嘀哩》

三、        音乐游戏:异曲同唱

1、复习《春天来了》和《闪烁的小星》两首歌曲

2、学生分别用“啦”哼唱歌曲的第一句,再试着分组同时演唱这两句,感受其和声效果。

3、看歌谱,发现两首歌能同唱相和的原因。

4、试着分组完整地同时演唱这两首歌。交流视唱感受。

四、竖笛吹奏练习

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跳音”奏法,演奏跳音时实际时值为记谱的二分之一或更短一点,舌尖的动作轻巧敏捷,发音短促,而有弹性。教师先示范然后让学生模仿。

2、先做每小节四拍的连续八分音符,同音高的跳音练习然后做弱起拍的节奏练习。

3、然后只是三个音的练习,教师仍然要提醒学生注意气息的控制,尽量做到几个音发音的平稳、均衡。

五、欣赏以“春”为主题的各类艺术作品。

 

上一页  [1] [2]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100%(1)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