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包粽子》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01 09:05:13

课题:《包粽子》

教学内容:1、唱《包粽子》

2、欣赏《欢乐的夜晚》(丝弦重奏)。

课时:

教具:

教学目标:1、学唱《包粽子》歌曲,了解端午民俗,学习包粽子的动作。

2、感受歌曲,跟着歌曲做律动。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歌曲,了解歌词的意思,并能做简单的律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了解端午民俗

 

同学们:我们国家有哪些节日?这是什么?(课件)

1、粽叶的选用:广州人包粽子多用箬叶,选表面光滑软韧的较好。汕头人包粽子多用竹叶,粽子有竹叶的清香味,但要煮软再用。

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从安徽黄山采下的箬叶,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称"徽州伏箬"。

2、粽馅的调味:咸肉粽要先将新鲜的猪肉用少许味精、白糖、酒、盐、生抽拌匀反复揉擦至调味品渗入猪肉再包。

3、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咸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要扎紧,因为瘦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水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个小时左右即可。在煮粽过程中不要。

4、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热取出。吃时打开粽叶,粽香喷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香嫩鲜美是为上品。

 

 

二、欣赏《包粽子》

 

1、导入:同学们,我们已了解了包粽子的制作,如我们边唱着歌边包粽子又是什么感觉呢?

2、听赏《包粽子》,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

3、请大家跟着歌曲唱一唱;

4、创编动作,跟着歌曲进行表演。

 

 

三、欣赏《欢乐的夜晚》(丝弦重奏)

 

1、同学们,我们已感受到了过端午节愉快的心情,如果是在节日的傍晚,吃着粽子观赏着夜晚的情景,那又是什么心情呢?

2、请大家听赏一首乐曲《欢乐的夜晚》

3、感受到时什么情绪?这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演奏的形式又是什么?

4、再欣赏一遍,请大家模仿一下乐器的演奏形式,感受欢快的心情。

 

 

四、小结

 

 

 

教学反思:

 

 

       

 

课题:《采   菱》

教学内容:《采   菱》

课时:

教具:黑板、钢琴、计算机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2、培养学生自学歌曲的能力并了解与歌曲相关的音乐常识。

3、利用音乐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及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 歌曲的音乐表现。

教学难点:歌曲的演唱处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歌曲、导入新歌

 

1、教师播放《茉莉花》这支歌。

2、提问,请学生回答。

1、复习《茉莉花》这支歌,唱后请大家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

2、南、北方音乐特色有什么不同吗?    

 

二、  新授 《采 菱 》

 

1、范唱今天我们学唱新歌的名字叫《采菱》。

 2、介绍歌曲:这是一首用中国五声音阶创编的儿童歌曲。旋律有浓郁的江南风格,抒发了水乡孩子热爱劳动和对家乡的依恋之情。

 3、学唱歌词:    

(1)配乐朗诵请大家跟着钢琴,高位置、有语气的朗诵歌词。并展开联想,进入意境。(2)看到什么画面?

(3)采菱的孩子在唱什么?我们来听听。 

 

 

1、请学生回答:

(1)这是什么风格的歌曲?

(2)什么情绪?

(3)采菱是在做什么?  

2、划分乐句:

(1)这是一首一段体的歌曲,由五个乐句组成。

(2)这首歌曲里出现较多是什么音符?

(3)出现几种形式的切分音。

3、分小组识谱:

(1)请组长带领小组视谱,每组一个乐句,用指位读谱法。    

(2)请各小组汇报视唱结果。  

(3)各组唱的都不错,但每个同学只学唱了这支歌的一个乐句,下面按小组教唱。    

(4)连唱全曲,注意唱名要清楚。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