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第7册音乐全册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29 08:40:32
  摇篮曲(催眠曲),这类歌曲的特点是优美抒情。演唱时要控制好气息,歌声要轻柔而优美,要唱好一字多音的歌词。并注意曲调中多次出现的变化重复。

  5.歌曲《摇篮曲》
  本单元中另一首歌曲《摇篮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这是他19岁时以克劳蒂乌斯的诗谱写的。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个乐段分为两个乐句,每乐句都是4小节,因此结构十分规整:
   
  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除句末终止音外,基本相同。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平稳而有规律,歌曲充满了温馨、静谧的气氛。第二乐段开始时,出现了一个由附点四分音符构成的附点节奏 “X.X”,突出了“摇”的感觉,加上装饰音的运用,与前面的音乐形成了小小的对比,使歌曲洋溢着母亲对孩子无限温存慈爱的万千柔情。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完全重复,使歌曲前后呼应,自始至终处于安详柔美的意境之中。
  作为艺术歌曲,除了旋律与歌词外,伴奏也是参与塑造艺术形象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是歌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歌中伴奏音型“X X X X ”以及和声布局上采用主和弦与属和弦的交替,造成了安详的意境和摇篮摇动的形象,使这首著称于世的摇篮曲更具艺术魅力。
课后小结:


第六课 少年的歌

  教 学 目 标

  1.少年是人生的花季,他们最富于憧憬、最有朝气、最少保守,但“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也增加了”。本课四首中外少年歌(乐)曲,以不同的情绪反映不同时代少年的不同生活,这就是音乐人文性主题的一种表现。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音名及变音记号——升记号唱法。

  教 学 内 容

  聆听《牧羊姑娘》
  1.介绍同名歌曲的歌词,以便了解乐曲所描绘的基本情绪。
  2.看着教材上的谱例,教师用钢琴奏出其旋律,简单分析该曲调由高向低的下行进行,使音乐显得苍凉而悲伤。
  3.欣赏双簧管独奏《牧羊姑娘》全曲。设问:双簧管音色演奏的这一乐曲给你的感受如何?是悲哀的还是欢乐的?
  4.对照着《牧羊姑娘》原歌曲的歌词,你想像到穷苦的牧羊少女的凄凉的生活吗?再次聆听本曲。
  5.小结:这是旧社会少年的生活缩影的歌。

  聆听《小机灵的歌》教学基本要求
  1.设问导入:谁看过日本动画中《聪明的一休》?谁能说说一休的聪明伶俐的方方面面?
  2.欣赏:《小机灵的歌》
  这是动画中的主题歌,表达了对一休的赞美之情。
  要求:边听边看着课本上的歌词理解歌曲的内容。
  3.复听时要求学生随音乐哼唱。
  4.在二次欣赏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编简单的歌词,最后的“小一休”改为X X X。
  5.随音乐唱主题后,配上自己编的歌词,在音乐伴奏下表演“唱唱周围的小机灵”。
  6.小结:这是机灵少年的歌。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上一页  [4] [5] [6] [7] [8] [9]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100%(1)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