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八册音乐教学计划及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29 08:41:05
3、乐器逐步赏析:
(1) 圆号:法国号,中音铜管乐器,管身卷曲呈圆形,音色丰满 柔和,常使人想起猎人所吹号角,对森林联想。
(2) 小号:高音铜管乐器,辉煌嘹亮,刚强有力,富英雄气概,
      适合吹奏号角音调和进行曲式旋律。
(3) 长号:附伸缩管中音、低音铜管乐器,俗称“拉管”和“伸     缩喇叭”,音色威严、庄重、雄浑有力。
(4)大号:低音铜管乐器,音色低沉浑厚,造成宏大气势。
4、完整复听,加深印象。看封面演奏示范图。
四、欣赏:
1、复习小号音色。
2、初听:感受欢快的情绪,要学生懂得乐曲采用快速短节奏,造成
   欢快主因素。
3、简介全曲。
4、复听,赏析:
(1)听出管弦乐器中独奏、伴奏的各层次。
(2)听出独奏三段活泼而轻快的旋律。
(3)透过小号独奏间隙,听到长笛、双簧管奏出明亮上行伴奏型。
(4)指导学生看谱哼唱三段旋律。
5、完整复听:回答听听想想。
五、课堂小结:总结课堂情况;
       提问所学知识: 拍含义、强弱规律;
              铜管乐器的名称及演奏姿式。

课后记:

 
第  三  课
课题:蓝色的雅特朗
课型:综合新授课
课时: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一、歌曲 蓝色的雅特朗
  二、读谱知识 拍号 及指挥图式
  三、综合训练        1、划拍练习
                 2、听记练习
  四、欣赏:渴望春天(童声合唱)  莫扎特简介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用平稳的气息、轻柔的音色来表达思念故乡的美好感情,并要求初步做到合唱时两个声部在音量上的均衡。
二、学习6/8拍号的含义、强弱规律和指挥图式;体验6/8拍号轻盈、富有摇荡感的特点。
三、感受歌曲《渴望春天》中明朗、愉快的情绪和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简单生平。
教材分析:
一、歌曲:歌曲《蓝色的雅特朗》是一首南斯拉夫民歌,6/8拍,大调式。“雅特朗”,即亚得里海,“斯普里脱”“马丽扬”均为亚得里亚海岸上的城市。歌曲的结构为二段体。每一个部分都包含两个重复乐段,旋律的进行以级进为主,朴实无华、优美流畅。第一部分流动起伏的旋律线条,使人置身于微风轻拂,碧波荡漾的大海之滨,第二部分是合唱,显得十分优美和谐、明亮清澈,装饰音使歌曲富于民族色彩,给人以语音袅袅,情深意长之感。
二、读谱知识:6/8拍号属于复拍子,单位拍的时值较短,适于表现轻盈、活泼的音乐形象。
三、综合训练:
(一)要求作不同速度的练习。
(二)是结合音乐欣赏进行的听记练习。
四、欣赏:《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少年儿童喜爱的歌曲。歌曲采用6/8拍活泼跳跃的节奏,分解式和弦与级进音调交替结合的旋律,优美流畅,充满着勃勃生机,洋溢着青春气息,表现了儿童们渴望鲜花开放,小鸟歌唱的五月春天到来的心情。
  全曲结构严谨、手法简练,由带再现的两段体构成。
五、莫扎特简介:莫扎特被世人誉为“神童”,具有非凡的音乐才能,但他在学习上十分刻苦和勤奋。
 
第1课时

教学内容:1、讲解 拍及指挥图式。
       2、综合训练(一)
教学目的:
1、学习 拍号的含义、强弱规律和指挥图式。
2、通过练习,使学生从感性上获得三连音节奏的概念,为下一课
  的三连音学习作做铺垫。
教学重点、难点:
    6/8拍的实践意义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基本练习:
1、发声练习:
(1)P6 综合训练(一)“u”
(2)P10 综合训练(一)
2、节奏练习:


(1) 读节奏
(2) 改写为 拍
三、读谱知识:
1、根据 拍含义,分析 拍含义
2、回忆 拍含义及强弱规律,分析 拍强弱规律。
3、讲解单拍子、复拍子知识。
  单拍子:包含一个强拍。 例:
  复拍子:包含两个强拍。 例:
4、分别复习各拍子的强弱规律及指挥图式。
5、讲解 拍指挥图示。
  a、可按图式讲解。
  b、可用 拍指挥法、三拍做一拍指挥。
 (由于 拍单位时值较短,适于表现轻盈、活泼形象;速度较
  快,不宜 拍指挥图式)
6、读一读

划一划

四、综合训练(一)
1、用铅笔在音符下划出时值。(找一找书中的错误)
2、用 拍指挥方法读节奏。(高声部)
3、跟琴视唱。手划拍子。
4、读低声部节奏,手划拍子。
5、视唱低声部旋律。
6、合唱:
  分别用“中速”和“稍快”两种速度视唱。
五、课堂小结:
总结课堂情况;
提问新知:1、 拍含义及强弱规律
       2、单拍子、复拍子。
板书设计:


课后记:
 
第2课时

教学内容:1、听辨和声教程。
     2、复习一个升号调。
     3、学习歌曲旋律。
教学目的:
1、体验 拍轻盈、富有摇荡感的特点。
2、初步做到合唱时两个声部在音量上的均衡。
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二声部合唱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线谱、小黑板、竖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基本练习:
1、发声训练
P16综合训练(一)(可加之竖笛吹奏)
2、听音训练:
  
    听前先给该调“sol”标准音,听后分两部唱出。
3、复习G大调音阶:


重点、难点提示:
运用气息支持,唱高音时轻声、高位置,下行时,声音位置不能随高音下降而落下。
三、歌曲教学:
(一)导言:
1、列举父母长辈对家长的怀念,以及海外华侨思念故乡的事例,
  启发学生理解思乡之情。
2、初听范唱、谈感受。

(二)节奏练习:
1、难点、重点处理:
2、完整手划时值、读节奏。
(三)识谱练习:
1、低声部歌谱视唱。
2、高声部歌谱视唱。
注:①第一乐段前后句中“     ”和“     ”节奏的细   
   微区别。
  ②装饰音不告之名称,用唱名“fa”模唱,不唱出每个唱名。
2、 两声部合唱。

要求:①音准和谐,音量均衡。
   ②用稍快速度演唱,唱出柔美流畅、微微摇荡的感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