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第七册第八课<<童心>>”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第七册第八课<<童心>>”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国歌》教案
- ·下一篇文章:第四课 快乐的课间(第一教时)
第七册第八课<<童心>>
第八课 童 心
义桥镇音乐教研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荡秋千》,感受童年的快乐时光,体会用音乐的朝气蓬勃,并与《童年》进行比较,找到共同点——快速、节奏密集、旋律活泼跳跃。
2、欣赏《山童》,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意境。
教学重点和难点:与《童年》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
教学程序
组织教学
一、听《童年》的歌曲进教室
二、新课教学
(一)课前导入:
老师:刚才我们听着《童年》的歌曲走进教室,有谁已经回忆起童年时的情景?
学生:自由回答。
你感觉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二)学唱《荡秋千》
1、导入:展示幻灯片,有关仡佬族的少年玩荡秋千的场面。看,仡佬族的小朋友们也有幸福的童年,他们最爱玩的就是荡秋千,看着秋千越荡越高,孩子们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兴奋,听他们唱起了歌……
2、初听歌曲,问:你听听有哪几句旋律是一样的?
3、老师范唱,请你听到重复的句子就请举手。
4、老师将旋律一样的曲子单独摘出,一起来唱唱。
5、唱唱曲谱,重点与难点教学:“ 1
6、师生合作唱旋律一样的地方:老师唱前两句,学生唱后两句。
7、完整地聆听一遍。
8、学生跟琴来唱唱全曲,有错误的地方及时纠正。
9、刚才我们听了一首《童年》,又学了一首《荡秋千》,请你说说它们相似的地方。(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三)欣赏《山童》
1、导入:用小孩放羊的图片导入,刚才我们体验了仡佬族小朋友荡秋千的愉快场景,接下来我们看看这放羊的孩子他的童年也是非常有趣的,让我们来听听这段音乐是如何表现的?
2、初听,你能说说歌曲里唱的内容吗?
3、老师将主要内容用幻灯片展示。
4、再听,老师提示可分为三个阶段。要求:歌曲中活泼欢快和优美抒情的段落之间,在节奏上有什么不同?用图形或动作表示。
5、学生说说,这首乐曲最终反映了什么?
三、小结:无论是荡秋千,还是山童愉快的劳动,他们都非常的开心和快乐,每位同学都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幸福的童年生活,这是人生中一笔最珍贵的财富。最后,在《童年》的歌曲中愉快地出教室。
第八课 童 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小孩世界》,感受这充满朝气、欢乐的时刻,在歌声中体会童年的乐趣。
2、用现代舞为歌曲即兴伴舞,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渲染这充满诗意的童心世界。
教学程序
一、组织教学
(一)听《童年》进教室。
老师:假如这世界上都是孩子,那将会是怎样一个世界?请部分学生回答。
二、新课教学
(一)学唱《小孩世界》
1、老师:今天我们就来唱唱这首《小孩世界》,听听刚才我们说的“假如”会不会在出现在歌曲的内容里?
初听歌曲,请你说说最喜欢哪句歌词?
2、师范唱,再将学生喜欢的句子唱一遍,引起他们的兴趣。
3、学唱前两个乐句,师生合作。
① 老师唱前半句,学生唱“啦啦啦”的地方;然后交换唱,注意附点节奏。
② 完整演唱。
4、学唱后两个乐句。
① 曲谱展示,先唱唱高声部的旋律,再学低声部的旋律。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有限,低声部的只唱前一个乐句的旋律,后面和高声部一样。
② 连起来唱唱。
5、再听录音,说说你还不会唱的乐句,老师帮助解决。
6、跟着钢琴完整地唱唱。
7、歌曲处理:欢快自豪地演唱,老师做四二拍的指挥手势。
(二)为歌曲伴舞。
1、老师先用几个简单的动作为歌曲伴舞。
2、学生用自己的动作为歌曲伴舞,表现好的表扬一下。老师把好的动作模仿一下,让大家都来学一学。
3、展示打击乐:双响筒、碰铃、沙锤、铃鼓。分组表演,由组长负责安排。
4、汇报演出,各组展示成果。
三、小结:在各组表演后结束本课。
第八课 童 心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带着欢快、幸福地情绪来欣赏《真善美的小世界》。
2、用打击乐器歌曲伴奏。
3、有感情地唱唱《小孩世界》、《荡秋千》。
教学程序
一、组织教学
(一)听《真善美的小世界》的伴奏进教室。
(二)由迪斯尼乐园的图片来导入: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迪斯尼乐园去转转,你知道迪斯尼乐园吗?
二、新课教学
(一)欣赏《真善美的小世界》
1、欣赏迪斯尼乐园的部分图片,用歌曲作背景音乐。老师介绍乐园的背景。
2、下面我们就仔细听听这首专门唱迪斯尼乐园的歌曲。请你想想可以分为几段?说说原因。
3、老师范唱,请学生用两种动作来区分段落。
4、用打击乐器来为这两段乐曲伴奏,要求两段用不同的乐器来伴奏。
5、复听全曲,可以跟着唱唱。
6、再次展示迪斯尼乐园的图片,让我们边听边表演。
要求:不同的乐段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示。请大家把这想象着是一个迪斯尼乐园,让我们尽情地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