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国歌》教案”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国歌》教案”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第五课 妈妈的歌
- ·下一篇文章:第七册第八课<<童心>>
《国歌》教案
《国歌》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聆听《国歌》四种形式
2. 了解《国歌》创作背景及词曲作家
3. 初听《歌唱祖国》
4. 通过游戏初步感受“上行”音阶
教学目标:
1. 了解《国歌》的创作背景以及词曲作家,知道生活中运用《国歌》的场合以及相关礼节,在歌唱与聆听活动中激起民族自豪感。
2. 通过聆听《歌唱祖国》,进一步学习进行曲风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 掌握旋律行进方向——“上行”的音乐知识和进行曲调即兴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
聆听《国歌》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多媒体播放《国旗国旗真美丽》,学生踏着二拍子的节奏进教室。
二.新课教授
《国歌》教学
1.师:你和你的父母及家人组成了一个家,同学们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班、一个年级、一个学校。很多人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由全体中国人民组成。每个国家除了有国名之外,还有国旗、国徽和国歌。
2、多媒体出示国旗、国徽,并作简要的图案说明。
3.播放铜管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
①你对《国歌》的了解有多少?请你告诉全班同学好吗?
老师根据学生的了解,介绍《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20世纪30年代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当时我国正处于外敌入侵、民族危机深重之际,影片就是以抗日为主题的。1949年9月此歌被定为我国的代国歌。1982年12月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②《国歌》是由谁作曲?谁作词?
老师介绍词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戏剧家田汉,国歌的歌词是他在被敌人逮捕前仓促地写在香烟纸上送出的。曲作者聂耳。聂耳原名聂守信,是云南玉溪人,出生于(1912——1935)在他二十三岁的中创作了三十多首歌曲和一些民族器乐曲,作品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 奋起抗日的坚强决心,第一次表现了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中国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 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于独创的艺术形式,他的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等。
4. 聆听独、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
师:在什么场合演唱或演奏《国歌》?
教师播放多媒体,出示天安门升国旗仪式,“神六”上天,及国家的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夺冠的图片。
引导提醒学生在重大仪式上演唱或演奏国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5.聆听管弦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
师:当《国歌》响起时,你想到了什么?你应该做什么?
师生议论,引发学生发散性思维,自觉说出应该行注目礼,严肃立正等。
《歌唱祖国》教学
师:自改革开放后,我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现在老师请学生欣赏一首同样具有进行曲风格的祖国颂歌。
1. 欣赏《歌唱祖国》
设问:
① 你听到过这首歌吗?什么时间听到的?
② 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齐唱还是合唱?
2. 复听《歌唱祖国》
设问:
① 这首歌分为几个部分?
② 每个部分讲述什么内容?
师生议论
3. 再次复听
请学生轻声跟着音乐哼唱,划二拍子指挥图式。
音乐知识:“上行”
用上行手法编创自己的歌
1. 先简单讲解“上行”
1 3 5 7 在自然音阶上,音的走向是逐步往上走。
2.举一反三
2 4 6 1
3.以上行的手法,即兴编创自己的歌。
4.分小组讨论哪组创编的上行更好听。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国歌有了更深的认识,说说你今后将怎样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 学唱《国歌》
2. 复听《歌唱祖国》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教师的指挥手势有感情地背唱《国歌》,做到音准节奏准确,情绪饱满。
2. 复习上行的知识,并尝试即兴创作活动。理解重音与渐强记号的含义,并能用歌声来表现。
3. 能跟着《歌唱祖国》的音乐进行简单的哼唱,并能听着音乐准确地划拍子。
教学重点:
学唱《国歌》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播放升国旗仪式的FLASH,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升国旗仪式。
二. 新课教授
学唱《国歌》
1. 聆听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要求学生轻声跟着录音学唱,注意后半拍、起拍及附点音符的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