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韵》 教案 第十册五年级第六课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05 09:47:30

2.分段跟唱。先跟唱曲调,然后再跟唱歌词。

(1)第一段从“我是蝈蝈——吹牛皮”。

(2)第二段从“蝈蝈对着蛐蛐笑眯眯——叫谁向东它不敢朝西”。

(3)第三段至最后结束。

3.完整唱全歌。

4.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及分角色设计表演唱。(教师为他们准备道具,如头饰彩色纸等。)

5.表演唱《蝈蝈和蛐蛐》。

二、介绍京剧脸谱,动手画一张京剧脸谱;

1、  介绍京剧脸谱的分类;

京剧人物“行当”:生、旦、净、丑及其脸谱(见教材分析后的小知识)。

2、  观看各种常见京剧脸谱的图片;(准备一部分脸谱的图案供学生自制时作参考)

3、  了解京剧脸谱与京剧人物性格特点的关系;

4、  指导京剧脸谱的画制过程;

5、  学生尝试画一张自己喜欢的京剧人物的脸谱;

6、京剧脸谱展示会。

学生各自戴上自制的脸谱在锣鼓(经)点的伴奏下走着步子,在教室内走圆场。

脸谱绘画过程教学建议:

步骤一:

(板书:京剧脸谱)

[课件演示]:(出示脸谱资料)

京剧——舞台化妆——脸谱

步骤二:介绍京剧脸谱知识。点击:[课件播放]——古代面具——京剧脸谱资料。

教师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与面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教师总结:脸谱是京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是用写实和象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人物的形象进行夸张,以突出、强化人物的生理特征——面貌及个性,而采用的一种手段,用来造成舞台的效果。

教师总结:京剧中的脸谱通常用于“净角”和“丑角”两大类人物形象的化妆上。生、旦角很少用。

步骤三:京剧脸谱的谱式:

[课件出示各种谱式]学生谈各种谱式的特点。

教师总结: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约十余种,这是其中的五种。

介绍特点:

① 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

② 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而是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或“三块瓦窝”。

③ 从脑门顶至鼻子尖,用黑色或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子,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

④ 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最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

⑤ 色彩、构图不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丑陋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

步骤四:

1、演示作业过程:[播放---演示课件]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上一页  [1] [2] [3]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