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聚与期盼 第一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09 16:31:32

第六单元  欢聚与期盼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唱:《七子之歌——澳门》
           露一手:闻一多《七子之歌》

教学目标:
1.  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增强爱国热情。

2.  理解《七子之歌》这首歌所表现的内容,并能以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和情绪来表现。
3.  诵读诗歌《七子之歌》,开拓音乐视野,加深音乐文化素养的积淀。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音乐作品内涵,确切地表现出音乐作品的情感。

2. 踊跃参与音乐与相关文化知识的交流活动。
教材分析:

此曲以孩子希望回到母亲温暖的怀抱作比喻,深情地讴歌了澳门人民盼望回归祖国的赤子情怀。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第一乐段的旋律比较平稳,其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在这里,形成了本乐段的一个小高潮,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思念中的母亲作真诚地倾诉。 第二乐段开始处就出现了一个六度大跳,且第一乐句的旋律多在高音区回转,加上强力度的处理要求,它好象是在呐喊,在表现一种盼望回归祖国的强烈感情。第二 乐句是稍加变化的重复,它进一步使这种情绪变得更加浓烈。最后一个乐句深情而又肯定,把渴望回归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具准备: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学生随着《春天的故事》的音乐走进教室。

2.  提问: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歌曲?歌曲中提到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你们知道是谁吗?
3.  介绍一国两制。

二、导人新课。
1.  师:一国两制,使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1999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统一的愿望是可以实现的。在此之前,许多文人学者通过手中的笔,写下了许多让我们感动的诗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

2.  介绍闻一多和他的《七子之歌》。
三、学唱新歌。

1.  师:音乐是无声的呐喊,歌声是倾吐的心声。让我们静静地感受闻先生当时写作时的心境吧!请同学们一起来哼唱旋律。
生:体会情感并讨论。

师:小结。
 

曲式               A     +      B
情感       真诚地倾诉思念 + 渴望回归的呐喊

模唱旋律            mu     +      a
 

2.  把歌词填进去完整地演唱。(提醒学生注意演唱时也要用朗诵时的感觉和情绪。)
3.  提问:歌曲中有几处呼唤“母亲”的地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歌曲中多次呼唤母亲,其中有的表现急切,有的表现深情,有的则表现为激动。从激动的呐喊到内心的期盼,表达了游子迫切希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心情。)
4.  再次随音乐演唱。(要求通过自己设计力度、速度、音色变化来表现歌曲。)

5.   学生分组讨论演唱,评出最佳演唱方案。
6.  教师评价学生的表演。

四、拓展延伸。
露一手:闻一多《七子之歌》

1. 以歌曲的伴奏音乐为背景,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诵。
学生谈感想。

2.  师生共同评价。
五、总结下课。………………………………【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