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册音乐备课材料 中小学音乐第十一册教学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10-10 08:29:47

教学重点:聆听主奏乐器的音色与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

主动了解其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

难点:主动了解其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

第六单元 劳动的歌

教 学 目 标
 (一)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
 (二)演唱《军民大生产》和《翁嘿呀》两首民歌,能背唱其中一首。演唱时声音要富有弹性,能够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 (三)通过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翁嘿呀》和聆听《连连夯》、《船工号子》,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 (四)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编创活动。

教 学 建 议
  第一课时: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欣赏《连连夯》结合演唱歌曲和聆听进行“编创活动”。
  第二课时:学习歌曲《翁嘿呀》,聆听《船工号子》。结合演唱歌曲和聆听进行“编创活动”。
  也可以第一课时先欣赏《军民大生产》、《连连夯》和《翁嘿呀》、《船工号子》,结合学习有关劳动号子的知识,第二课时再学习歌曲《军民大生产》和《翁嘿呀》,进行相应的“编创活动”。
  演唱《军民大生产》、《翁嘿呀》
 1.学唱歌曲前应引导学生完整地聆听录音或老师的范唱,以使学生对歌曲有整体性的感受,并激发其学唱歌曲的兴趣。
 2.《军民大生产》和《翁嘿呀》都短小、易学。可用听唱法直接学唱歌词。例如:可直接整体模唱,也可分句、分段模唱,还可以跟随录音先唱衬词、再唱全歌。学唱中应随时注意激发学生的歌唱情绪、表现歌曲的情感。
 3.演唱中可鼓励学生设计演唱形式或参与表演。如:采用领唱、齐唱的形式演唱《军民大生产》;用表演唱的形式演唱《军民大生产》或《翁嘿呀》;为《翁嘿呀》编配朝鲜长鼓舞节奏,在演唱歌曲时作为伴奏。
 4.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可适当引导学生学唱歌谱。如:在唱歌过程中,利用乐谱更好地表现歌曲情感或校正不准确的唱法;唱会歌词后,返回来视唱曲谱等。
 5.演唱歌曲时要指导学生正确地歌唱,防止大声唱歌及喊唱的现象发生。
  聆听《哈腰挂》、《连连夯》及《船工号子》
 1.要引导学生完整地聆听作品,使学生感受、体验、理解作品的艺术特征——特别是劳动号子的特征。
 2.条件允许的话,可用录像、电影片段一类的媒介,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些作品与现实生活的直接联系。
 3.聆听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伴随音乐做表演性或模仿性动作;参与讨论、评价;搜集相关文字、图片、音响、录像资料等。
 4.对本单元的音乐作品做综合比较,进而认识劳动号子及劳动歌曲的基本特征,认识其风格上的异同。
  实践与创造
 1.本课学习的前后,可让学生们收集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尤其是本地区的号子,并在音乐课上向同学们演唱或介绍。这类活动使音乐教学和社会生活相联系,很有意义。学生收集号子的范围可以从实际生活中直接接触到的号子,扩大到影视作品等传播媒介里间接见到的劳动号子。
 2.用《军民大生产》或者《连连夯》的曲调,创造性地即兴编配歌词和动作,并进行演唱。这种创作活动可以分小组进行,然后向全班汇报。如:

教学重点: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

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难点: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上一页  [1] [2] [3] [4]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