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版六年级上学期音乐全册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22 09:01:47
反思:利用网络上此课时,我重点布置孩子们利用网络查阅关于“金字塔”的有关资料。过了不一会我就发现,学生们在下面三五成堆、神秘的窃窃私语。原来他们在搜索的时候,无意中进入了一些不良的网站,里面用迷信、恐怖的语言和情节来描述有关金字塔的故事,还有一篇自称为“鸡皮疙瘩系列之金字塔篇”的网络小说,描述金字塔中有可以复活的木乃伊,可以转化成人形的圣甲虫……其中恐怖的描写使学生既害怕又忍不住好奇想看看,反而对金字塔神奇的外形和结构失去了兴趣。
注意到了这一点,我不禁开始犹豫:网络中的信息如此复杂,是否应该停止让学生上网搜索? 可是在课堂上不许他们上网不等于他们没有其他渠道去接触这些网上的不良信息,在今天的社会里,回避计算机网络,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时,只有植根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的学习,才能真正使得学生从感性的认识自觉地过渡到理性的学习上来。对,堵洪不如制洪,作为教师我有义务引导学生健康的上网获取学习资料。
于是我故意悄悄的告诉我身边的几位同学:“听说金字塔不是外星人建造的,而是古埃及人资助建造的。”“不可能,那么大块的石头,古代人怎么能盖起金字塔来?”“我是从这几个网站上看到的资料。”一边说着,我把这几个美术欣赏网站的网址写在了黑板上。“这些网站的内容有趣吗?”这一来,所有孩子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了。“可有趣了,它告诉了我们古埃及人怎样建造了金字塔,还有不少技术秘密呢!快去看看吧,看谁找到的秘密多!”在兴趣的指引下,孩子们纷纷登陆这几个网站,认真地阅读了有关金字塔的文字。“我知道了法老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了!古埃及人很迷信,以为人死了可以复活,其实至今没有一个木乃伊复活!”“我知道建造金字塔的材料是从别处运来的,运的时候使用了滚木!真聪明!”“科学家们说建金字塔时用的是堆土成山的办法,没有用脚手架。”在兴趣的作用下,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更加积极,同时也对古埃及人民产生了无穷的敬仰之情。
我又利用这个“情”字,鼓励他们继续上网搜索有关金字塔建造过程中古埃及人民是怎样克服困难,创造性地解决技术难题的。不一会儿,孩子们就激动地向我汇报了他们搜寻的成果,而且加进了自己的意见。而且在这两次的搜索中,没有一个孩子偏离问题的中心去浏览不健康的网页。
通过这次美术欣赏课与网络结合的学习,我认识到,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植根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的学习,才能真正使得学生从感性的认识自觉地过渡到理性的学习上来。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寻找到了他们的兴趣和乐趣,他们也时刻领略到新技术与时俱进的发展气息,以及在技术变化过程中给自己所带来的希冀与心动。当然,在上网的过程中,青少年不免会有一些较为集中的行为或情感上的偏差,需要成人来疏导。作为教师要注意这种倾向,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时跟上。千万不能忽视、漠视,以为是个别现象。教师正确、及时地引导能够使他们以一种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对待网络的生活与学习。学生的网络学习任务策划在老师,学习资源来源于因特网,学生的学习超越于资料,创造于学生个人(或小组)独特的思考与材料的组织之上,强调通过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获得知识和经验。这种通过切身体验而掌握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只不过是学生们把原本松散的资料经过自己的创造性工作之后,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视角的知识理解而已。一位学生在自己的体会中这样写道:“在活动中,我加入了自己的独立思考,锻炼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了个性化的思想。在进行的一些调查中,使我对问题的看法有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看问题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全面,使我感觉自己真的长大了。”
 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曾说过:“谁掌握了信息,谁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 作为老师,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的智能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当我们看到学生们有目的地进行网络学习,上网有张有弛,自觉地进行自我保护和自主成长的时候,我们再以一种平静的心情来看待他们的网络学习,这时我们不仅有的是一种宽容和体贴,而更彻底的是一场生命之间的真实对话。
我们爱和平
单元概述
战争,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灾难,战争对儿童的伤害,尤其令人痛心。那些生活在血腥、惊恐、贫困中的孩子,他们渴望能听到鸟鸣、能闻到花香,而不是炮声、硝烟!
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孩子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祥和、宁静美好的生活,要为还生活在战争中的同伴献上自己的关爱和支援。要为和平奋斗!为和平呐喊!
    本单元分为两个课题,《哭泣的和平鸽》和《和平鸽在飞翔》。通过欣赏中外艺术家的雕塑、绘画、音乐、诗歌等作品,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更深切体会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对比战争带来的灾难,懂得今天的和平环境来之不易,通过歌唱、制作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热爱和平的情感。
课题:哭泣的和平鸽
课时:2课时
教学活动
第一节
活动一 : 和平鸽的故事 
师生课前共同搜集有关和平鸽的故事。
1. 鸽子是和平、友谊、团结、圣洁的象征 ," 国际和平年 " 的徽标就是用稻穗围绕着 手放飞一只鸽子的图案 , 它象征着和平、友谊和五谷丰登。世界许多著名城市广场上 ,翱翔着成千上万只鸽子。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市内 , 矗立着一位妇女的塑像 , 她身披古希腊的传统服装 , 张开双手托着一只鸽子及鲜花迎接游客 , 为的是让人们牢记战争的不幸 , 珍惜和平、热爱生活。师生对话, 引导学生讲述故事。
2. 展示、交流资料 , 简单讲述和平鸽的故事。把鸽子作为世界和平的象征 , 并被世界公认,始于毕加索。1940 年,希特勒法西斯攻占了法国首都巴黎 , 当时毕加索心情沉闷地坐在他的画室里 , 这时有人敲门 , 来者是邻居米什老人 , 只见老人手捧一只鲜血淋漓的鸽子 , 向毕加索讲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原来老人的孙子养了一群鸽子 , 平时他经常用竹竿拴上白布条作信号来招引鸽子。当他得知父亲在保卫巴黎的战斗中牺牲时 , 幼小的心灵里燃起了仇恨的怒火。他想如果用白布条就表示向敌人投降 , 于是他改用红布条来招引鸽子。显眼 的红布条被德寇发现了 , 惨无人道的法西斯匪徒把他扔到了楼下 , 他惨死在街头 , 匪徒们还用刺刀把鸽笼里的鸽子全部挑死。老人讲到这里 , 对毕加索说道 :" 先生 , 我请求您给我画一只鸽子 ,好纪念我那惨遭法西斯杀害的孙子。 " 听完老人的讲述 , 毕加索怀着悲愤的心情 , 挥笔画出了一只鸽子一一这就是 " 和平鸽 " 的雏形。 1950 年 11 月 , 为纪念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 , 毕加索又欣然挥笔画了一只衔着橄榄枝的飞鸽。当时智利的著名诗人聂鲁达把 它叫做 " 和平鸽 ", 由此 , 鸽子被正式公认为和平的象征。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