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题做小”与“小题大做"——关于初中音乐课《京剧的体验与感受》的教研体会
一、“大题做小”,救活一堂课
在一次偶然的教研活动中,我有机会听了一堂有关京剧的音乐课。课堂上,音乐教师无论是演唱还是表演都展示出其良好的专业素质,地道的京剧唱腔和富有神韵的表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在为教师的专业能力喝彩的同时,我们也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而感到遗憾。课后,我们对这节课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和授课教师一起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那么,这节课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呢?
在这里,我们先出示这节课题为《了解京剧》的音乐课的结构图。
1.由教师演唱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李铁梅的唱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引入
2.京剧的历史
3.京剧脸谱
4.京剧的行当
5.京剧的表演形式
6.教师表演京剧《红鬃烈马》中“卖水”的片段
7.小结
从这个结构图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短短的45分钟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课堂的容量显然太大。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方法上,必然要更多地采取讲授的方式让学生接受这些知识。显然,这不符合我们的课程改革要求,也违背了音乐教学的规律。《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同时还强调“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京剧,作为一门表演艺术,也应该遵循这样的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设计,要通过艺术实践活动来让学生感受到京剧艺术的魅力,而不是仅仅把它作为知识来传授。
找到了教学的症结所在,我们与音乐教师一起确定了新的教学内容,并研究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经过调整后,改课题名为《京剧的体验与感受》,教学结构图是这样的:
1.由教师演唱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李铁梅的唱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引入
2.京剧脸谱(与学生一起唱《说唱脸谱》的片段,遇到有关人物出示其脸谱,并展示学生搜集到的带有京剧脸谱的物品、纪念品和艺术作品)
3.京剧的表演形式
①做
欣赏京剧中“做”功的经典片段。
教师演示京剧中的开门等动作,学生学习与感受京剧中的“做”,教师唱“卖水”片断,学生学习“做”。
②念
出示一段京剧的对白,学生熟悉句子。
欣赏这段对白,然后学生模仿对白。
将生活中的用语用韵白的形式念出,如:“我吃饭去了”。
结合“做”,学习《卖水》片段中的“念”的部分。
③唱
结合“做”和“念”,演唱《卖水》片断。
④打
欣赏京剧《三岔口》等经典的武打场面,学生运用京剧中的打击乐器为武打场面伴奏。
4.比一比(巩固、拓展)
教师为学生准备四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让学生用模仿、竞赛的形式来检验和巩固学生的学习。
5.结合京剧的历史做小结
经过调整后的这节课,教学内容减少了,但活动增加了。同学们在教师表演魅力的感召下,边学边实践,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对京剧艺术的强烈的好奇心赶走了学生平时表演时的拘谨和羞涩,更可贵的是学生们还尝试着将生活中的一些情景按京剧的表演风格即兴进行表演。学生在学习中对京剧的表演风格的领会、迁移和拓展表明这节课的教学已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这节课的成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但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对课堂教学内容“减肥”成功,把原来的大题改小了,“大题做小”为这节课的成功准备了必备的条件。可以说,这节课的内容的成功调整,从教学设计这个角度来说,是一个特别典型的成功课例。因为在我们实际教学中,由于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出现失误和教学容量出现问题,都会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甚至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另外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在艺术实践中感受和体验京剧,在教学参与中学习京剧,这样的教学方法给这节课注入了活力。这节课的成功,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音乐教学改革的成果。新的音乐教育理念确实给我们的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给学生带来了学习音乐的愉悦,也给广大教师带来了科学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