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藏民族歌曲欣赏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8 11:36:4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和掌握藏族歌曲的特点,由浅入深的展开教学,以多层次多方面教学形式来感染学生。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歌曲《阿姐鼓》演唱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让学生感受藏族歌曲,了解藏族风俗,熟悉藏族音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藏族的文化,感受藏族音乐,演唱藏族歌曲,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藏族音乐以及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西藏民族音乐情绪与风格特点的体验。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验、探索、创造,改变学生机械的学习、被动的模仿,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个性发展,发掘学生创造的巨大潜能。

教具准备: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应用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等教学用具。

布置学生课前搜集藏民族相关的文化、历史、风俗、地理等资料。

课时安排: 

本单元可分两课时进行。

教学模式: 

1.情感模式: 参与——感受

2.认知模式:引导——发现、体验——探究 、

学法指导: 

情境教学法、感受体验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自主学习能力反馈导入

演示多媒体课件,补充完善学生

自学知识内容。

  

   对课前所搜集的相关资料作课堂上的反馈。

 

运用多媒体(图片)配合学生介绍西藏的地理位置、风俗文化、宗教信仰等相关知识内容。

二、欣赏歌曲

(1)欣赏《阿姐鼓》的MTV

     a、介绍歌曲背景。

     B、介绍词曲作者。

     C、体验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D、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由讨论分析藏族音乐的演唱风格。

      

 

赏析

“雪域高原”这一单元涉及的的范围较广,内容也丰富,本课选用何训友、何训田兄弟俩所作的《阿姐鼓》为切入点,设计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并以宗教文化为线索,抓住学生对西藏古老祭祀的神秘性这一兴趣。完整地聆听使学生对歌曲留有更深刻的印象。

(2)视唱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旋律

 

(3)为旋律创作歌词

 

(4)为歌曲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5)总结、提炼藏族音乐特点

   注重引导、调动学生情绪。

指导学生分析体会音乐情绪。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打击乐器

 

 

参与——体验     

 

 

讨论——发现

让学生用自己的歌声来感受西藏音乐风格,从而喜欢上这首歌,让学生在歌唱旋律中来感受民族音乐的风采,在演唱中加配打击乐器伴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能更好的体会歌曲特点。最终让学生能理解民族音乐,喜欢民族音乐。

三、拓展环节

四、活动天地

 

  (此三、四环节可根据不同班型和不同学生选用)

   A、介绍几位有代表性的藏族歌唱家及主要作品。

   B、  “小小演唱会”。

C、分小组推荐歌手进行表演。

 

 

感受—体验

 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我。

感受西藏素材的流行歌曲风格,了解不同的演唱风格,开阔学生的知识面,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五、爱国主义教育

  课件演示电影《红河谷》片断

 

 

(欣赏)

希望学生能喜欢西藏,喜欢西藏的音乐,教育学生坚决反对藏独,维护祖国统一。

六、课堂小结

    激发学生对藏族文化、音乐、舞蹈的热爱之情

 

 

(略)

以学生兴趣为本,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参与实践,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同时产生愉悦感、满足感,以达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欣赏一首和演唱一首藏族歌曲,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从中总结出藏族音乐的特点。同时,再从相关知识中让学生了解藏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
   在这节课中,为了能给学生一个更直观的展现,特意运用了多媒体,以声像引入教学,给学生一个视觉、听觉上的享受。再就是在课的环节设计上始终是以藏族歌曲的欣赏和学习来贯穿整个教学内容的。
   个人认为在课的整个设计流程上还是比较合理有效的,适合学生的学习,在引导学生和介绍知识方面都能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教与学策略合理,目标明确,分析透彻,以启发学生深刻了解藏族音乐。但这节课美中不足的是,学生在课前都已搜集了大量有关西藏的资料,可在课上作知识反馈时与课件的顺序和内容会发生冲突。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