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音乐教案 《青春的旋律》单元
教学 环节 估时 |
教 学 过 程 |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备 注 |
|
4分钟 5分钟 4分钟 5分钟 1分钟 |
1、通过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背唱《青春舞曲》引入新课,我们继续“青春”的主题。 2、提问:表现青春的歌曲和乐曲还有哪些? 3、这捷克我们听这样几首歌曲和乐曲: (1)听《手拉手》。这首歌曲的名称是什么?你知道它演唱的时间、地点、唱和以及它的基本情绪吗? 讨论关于奥运会的话题、关于奥运会会歌的话题以及汉城奥运会。 打开乐谱,分析歌曲的曲调(旋律线、音域)、节奏特点(弱起、切分、附点、休止符等)以及不同段落的情绪变化。 再欣赏1-2遍《手拉手》,按4/4拍指挥图式及音乐发展的线条打拍子,体会歌曲的音乐特点和情绪,并可跟着音响哼唱歌曲,加深对歌曲音乐意境的体验。 (2)听《共青团员之歌》。情学生们讨论这首歌曲的名称、国明、音乐风格、情绪和历史背景。 欣赏《共青团员之歌》。分析、讨论歌曲的旋律,特别是强拍和弱拍起在不同段落所造成的不同音乐特点,曲调节奏与歌词的关系,大跳音程与音乐情绪的关系,调式与音乐风格等。 再欣赏《共青团员之歌》。进 |
背唱〈青春舞曲〉 进入青春主题 欣赏《手拉手》 讨论关于奥运会的话题、关于奥运会会歌的话题以及汉城奥运会 按4/4拍指挥图式及音乐发展的线条打拍子,体会歌曲的音乐特点和情绪,并可跟着音响哼唱歌曲 欣赏《共青团员之歌》 分析、讨论歌曲的旋律 |
|
教学 环节 估时 |
教 学 过 程 |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备 注 |
|
5分钟 10分钟 6分钟 |
一步体会歌曲的风格和音乐形象。 (3)听《十六岁的太阳》(如有条件可同时播放《十六岁的花季》的片断)。讨论这首歌曲的音乐形象、时代特征、基本情绪、歌曲结构、节奏特点等。 欣赏《十六岁的太阳》,跟着音响打拍子,可以自编多声部节奏(立体节奏和使用不同打击乐)。 (4)听两首乐曲:管弦乐曲《青年友谊圆舞曲》和手风琴曲《四季歌》。讨论两首乐曲的音乐情绪、节拍节奏、音乐风格、时代背景有什么不同,乐句如何划分等。 欣赏《青年友谊圆舞曲》和《四季歌》,跟着乐曲打拍子。 4、歌曲和乐曲欣赏的反馈与评价: 教师依次播放《手拉手》《共青团员之歌》《十六岁的太阳》《青年友谊圆舞曲》和《四季歌》每听一首歌曲和乐曲均填写和选择下列内容。 讨论“青春”的含义,上升到思想教育、人生观教育的高度。 5、即兴表演舞蹈。跟着《青年友谊圆舞曲》和《四季歌》的旋律即兴做出舞蹈动作,体会不同节拍的节奏感觉。同时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小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 |
听《十六岁的太阳》 讨论这首歌曲的音乐形象、时代特征、基本情绪、歌曲结构、节奏特点 欣赏的反馈与评价 每听一首歌曲和乐曲均填写和选择下列内容 选择填表1 选择填表2 作业:用竖笛视奏《青春舞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