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⑸——海滨音诗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⑸——海滨音诗
课 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唱歌《鼓浪屿之波》
2、 欣赏《西沙,可爱的家乡》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能准确的唱好这首歌,在优美的旋律中充分感受音乐的美。
2、 体会海峡两岸的人民盼团圆,盼统一的思想内涵。
3、 通过欣赏,感受人们对大海的赞美与热爱。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深情的演唱《鼓浪屿之波》,注意歌曲的乐句以及弱起节奏。
教学用具:钢琴、电脑
教学过程:
一 、课前音乐:
播放海浪声及图片(幻灯片1)
二、导入
师:同学们,刚才上课之前大家听到了什么声音,看到了什么画面啊?
生:海浪,大海。
师:那么,同学们,你们倒过海边吗?
生:……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谈一谈,你对大海的感觉。
生:……
师:大海是宽广美丽的,给人一种雄伟深邃的感觉。今天,老师就带大家
去领略一下大海的风情!
出示课题(幻灯片2)
三、新授
㈠、学唱《鼓浪屿之波》
①导入:我国的沿海有许多美丽的岛屿,今天我就带大家去游览一个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
播放视频《鼓浪屿之波》(幻灯片3)
②介绍:鼓浪屿、日光岩、基隆港.(幻灯片4、5、6)
师:同学们都看出来了,我们刚才游览的地方就是鼓浪屿,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有那些风景,那些特色呢?
生:……
师: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在鼓浪屿上,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架钢琴,因此它被称为“钢琴之岛”、
“音乐之乡”。在这个岛上有着许多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因此它又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而且,大家看到,这个岛面积很小,上面的居民外出一般都是步行,在岛上看不到任何车辆,所以,它还被称为“无轮之岛”。鼓浪屿上还有许多风景名胜,比如说,刚才歌曲中提到的“日光岩”它是鼓浪屿的第一高峰,当天气非常晴朗,海面上没有雾的时候,站在日光岩顶端,你就可以看到与之隔海相望的台湾第二大港:“基隆港”。“基隆港”因为形状像鸡的笼子,所以取名为“基笼港”
③欣赏歌曲《鼓浪屿之波》,感受歌曲的情绪与音乐风格。
师:刚才我们已经随着歌声游览了这个地方,后面那首动听的歌曲呢就是
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接下来,我会给大家欣赏一首女声合唱《鼓浪屿
之波》,大家在听的时候思考一下,这首歌曲的内容和情感是什么?
播放音乐(幻灯片7)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表达了两岸人民隔海相望,渴望早日回归故乡的思想情绪。(幻灯片8)
④学生跟着钢琴伴奏哼唱歌曲旋律,进一步熟悉旋律。
⑤教师带学生一起唱第一段,指出歌曲中的难点。
⑥完整的演唱歌曲(放伴奏录音)
要求:轻生哼唱,注意发声方法,高音不要喊叫。
⑦拓展:
《鼓浪屿之波》这首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在深情的演唱中表达出了海峡两
岸人民盼祖国团圆、统一的思想内涵。这首歌被大家所喜爱,演唱的版本
也有很多,今天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梦之旅演唱组合,看看他们如何通过歌
声表达歌曲情感的。
播放音乐《鼓浪屿之波》(男女混声合唱)(幻灯片9)
㈡、欣赏《西沙,可爱的家乡》
①导入:鼓浪屿是一首凝固的诗,一副定格的画,一只无言的歌。离开了美丽的鼓浪屿,我们马上来到今天的第二站,西沙群岛。
播放视频:《富饶的西沙群岛》(幻灯片10)
②欣赏《西沙,可爱的家乡》
师:西沙群岛真的是非常美丽,富饶。同学们想不想马上去那里游玩一下
啊?接下来,我们就随着歌声来领略祖国宝岛的风光。听听这首歌的
基本情绪是怎样的?(幻灯片11)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赞颂了西沙的美丽景色和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幻灯片12)
④再次欣赏歌曲《西沙,可爱的家乡》
学生跟录音哼唱主旋律并记熟。
四、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游览了美丽的鼓浪屿和富饶的西沙群岛,下节课,老师会带大家去另外几 地方观光。同学们回去可以搜集一下有关海滨的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幻灯片13)
五、下课仪式(幻灯片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