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中音乐教案 节日欢歌——《春节序曲》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2-17 18:27:05

3、欣赏主题2。

通过老师唱,学生即兴表演秧歌舞后,用语言描绘刚才看到的场景。

说明:使学生在听、动、赏中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理解乐曲,运用联觉提高学生的欣赏与表现能力。请学生即兴表演,发挥学生的特长,其他同学通过直观感受,进行描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欣赏主题3。

①教师演唱陕北民歌《新春秧歌闹起来》,学生学唱前四句(主题3)。

②学生欣赏,思考:主题共出现了几次,分别用什么乐器主奏?

③谈主题给你的感受。

说明:通过老师演唱,发挥教师专长,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了解主题3取材于陕北秧歌调,并通过学唱,加深学生对主题的印象,为下面的思考做准备。深情、悠扬的旋律,表达了陕北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前程的憧憬。从音乐的创作素材来看,让学生了解民间音乐与作品创作的关系,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使学生懂得学习民间音乐的重要性。

 


 

四、完整欣赏

 

 思考:乐曲最后一段跟哪段相似,有何不同,用字母写出乐曲结构。

 

 

 

四、实践体验

1、分组操练,教师巡回分别指导。

打击乐组:  创编喜庆锣鼓节奏,并进行合作演奏。

舞蹈 组:  生生互动学习走秧歌舞的基本步伐――“十”字步。

歌 咏 组:  生生互动学唱陕北民歌《新春秧歌闹起来》。

 2、合作表演

说明:亲身体验乐曲所描绘的情景,是欣赏教学中尤为重要的,对音乐的理解不能只靠听、说,只有通过切身体验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以愉悦,情感得以抒发。因此,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和特长,选择小组进行学习,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分工合作,打击组根据老师给定的两小节锣鼓节奏和乐器音色特点,结合平时的积累,创编一段符合春节气氛的打击节奏,并进行合作演奏;歌咏组在同学的电子琴伴奏下进行学唱;舞蹈组由舞蹈队同学教会秧歌的基本舞步伐,这样能发挥学生的专长,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分工合作让全班同学都积极的参与进来,成为活动的主人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作表演,虽然这个环节占时比较多,但是欣赏课 “动”起来了,学生在“动”中理解音乐,在“动”中体验音乐的美感,在“动”中喜爱民族音乐,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了合作学习、合作表演所带来的快乐。

 

 

 


 

六、拓展----节日欢歌大比拼。

比赛规则:

 

 

 

五、完整欣赏

思考:乐曲最后一段和哪段相似?有何不同?用字母写出乐曲结构。

说明:由前面的初步感受乐曲,到学生切身体验,再到完整欣赏乐曲,逐层深入,使学生从整体上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风格以及乐曲所描绘的陕北春节情景。运用视、听结合,从视觉上对管弦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六、“小舞台”――节日欢歌大比拼

六、课堂拓展――“小舞台” 节日欢歌大比拼

比赛规则:

① 分四组,一个裁判,一个统分员,说出什么节日什么歌名的同学加10分;说出节日、歌名并能演唱的加20分,要求声音洪亮,口齿清楚。

② 以积分多的小组为胜利,比赛时间4分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