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迪与肖邦——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
高一音乐“李云迪与肖邦
——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设计
广州市东环中学艺术科 朱万秋
教学理念
回顾二十世纪人类的音乐生活,可以说,没有任何音乐家能象肖邦一样将个人传奇与大众形象融合得如此水乳交融。就钢琴音乐而言,肖邦肯定是被弹奏得最多、聆听得最广泛的人。肖邦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激昂雄壮、气势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为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音乐家,波兰自1927年起,每五年在首都华沙举行一次“国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这是国际上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钢琴比赛之一。
2000年10月,李云迪受国家文化部选派参加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在国际第一流钢琴家组成的权威评审团和波兰广大听众面前大放光彩,以令人信服的演奏,在这一顶级赛事历年15年两届第一名空缺之后,在本届比赛尤其被世界瞩目关注的情势下,以无可争议的优势赢得金奖,成为肖邦赛事七十多年历史中最年轻的金奖获得者和首获第一名的中国人,在国际国内激起强烈反响。他此次获奖,是中国建国以来在国际艺术赛场上获得的最有价值、最具份量、影响力最大的奖项。
本节课的设计的主旨,是要通过对肖邦几首著名乐曲的鉴赏(例如:《C小调练习曲》《小夜曲》《玛祖卡舞曲》),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同时,在聆听、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认识和了解肖邦;通过欣赏李云迪参加国际肖邦比赛的录象,比较和深化理解肖邦音乐风格;辅以一些即兴的音乐创作活动,如用DO、RE、MI、SOL、LA五个音构成的中国民族五声调式在钢琴黑键上即兴演奏,帮助同学们抒发爱国情感,培养同学们对音乐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最后号召同学们学习李云迪为国争光的精神,刻苦学习,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比较和鉴赏活动,能够感受和体验肖邦钢琴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情绪及风格;
2、在聆听、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认识和了解肖邦这位波兰最伟大的爱国音乐家;
3、通过欣赏李云迪参加国际肖邦比赛的录象,比较和深化理解肖邦音乐风格,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感;
4、通过一些即兴的音乐创作活动,如在钢琴上用黑键即兴演奏中国民族五声调式的音乐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组合作精神及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的学生通过自学、小组合作学习,查找资料和写肖邦作品听后感,了解了一些有关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的故事、生平及主要作品。他们对获得国际肖邦比赛金奖的李云迪比较熟悉和喜爱,这正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契机。
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平台、钢琴、自制录音带、电子琴
教学重点:鉴赏肖邦的钢琴作品
教学难点:理解诗意和即兴创造五声调式的钢琴音乐
教学步骤:
一、 学生音乐小组“课前5分钟音乐自由空间”活动——介绍学生喜欢的音乐,评价
(设计意图:这项活动有延续性,已经开展了很长时间,目的是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给予学生一个展示自己所喜爱的音乐的舞台,形式可以多样,而且有自评、同学评和老师评三种评价方式。这次是第九小组以课件形式介绍“音乐神童——莫扎特”,比较紧张,自己的观点不够鲜明,但讲解与音乐配合得较好。)
二、 导入。打开课本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什么是奇葩?指的是谁?肖邦的钢琴音乐为什么被人称为奇葩?奇在哪里?大家思考一下。
(设计意图:从词语的理解导入,更能调动高中学生的思维,也容易使音乐形象化。果然,学生不能理解到底谁的音乐是“钢琴音乐百花园中一朵最美丽而奇异的花”,这时,老师进行点拨,指出李云迪弹奏的也是肖邦的作品,从而引出主题和学习的内容——肖邦钢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