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灭的精神之光 ——贝多芬及其主要作品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9 08:35:02

不灭的精神之光

                  ——贝多芬及其主要作品

菱湖中学 谢徐平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贝多芬的主要作品特征,并深知其作品发挥出巨大的精神力量。

2:通过让学生深入了解贝多芬,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崇高的价值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

1提问:同学们,在外国音乐家当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哪些?其中有一位音乐家身患耳疾病,但终究用意志战胜了命运,创作出了伟大的音乐作品,他是谁呢?

可用大家熟悉的音乐导入。如学生可听着《致爱丽丝》进教室,直接进入贝多芬作品

2提问:贝多芬有哪些音乐作品?

你知道他还有那些作品?能哼一下吗?有谁能?看看老师这个库里有没有(课件准备贝的主要作品的主题)听一听,感觉怎样?(粗浅感觉即可)教师对作品的精神略加引导。

从上述音乐中你能说说对贝多芬的大概印象吗?有些印象是同学们已有的一些概念。接下来我们通过深入的品位贝多芬的两个代表作,来进一步了解一下贝多芬。

 

 

 

通过教师提示,引出课题,并激起学生进一步想了解音乐家的学习欲望。

 

 

 

以上是课的导入,《爱》适合作课的背景,又是大家熟悉的,直接揭题。接着给学生展示已有相关音乐积累,为课的展开作铺垫,同时生成教学。这里老师要在课前作充分的准备,要预计学生可能提到的作品,将其主题准备好,并对作品主题的主要特征、内涵了如指掌,对学生的表现及时鼓励适时引导。

对学生所谈印象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与作品挂钩,或有一些是同学通过一些评论等文字获得。

加下来课堂选用的作品要慎选,主要注意两个问题:1、你对该作品的总体面貌、细节尤其是主要表现丽所在要十分清楚。2、对揭示贝多芬的某些精神极具代表性。

二、进入课题

1 提问:贝多芬的音乐个性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现在来听听贝多芬的音乐,同学们猜猜贝多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 播放《热情》片段

3 交流

4 提问:贝多芬的心情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用“猜”一词,消除了学生不敢在课堂上发言,怕说错的心理障碍。让全体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欣赏的活动中去。

 

 

 

引发学生思考

 

三、深入课题

1 贝多芬有哪些重要经历呢?(学生交流,教师抓住有效信息,并加以补充)

 

2 活动

表演贝多芬的两个小故事

1       音乐会风波

2       让路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想进一步了解贝多芬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生活的社会环境及性格特点,将贝多芬音乐作品的特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这一表演环节的安排体现了新课标中注重学生个性发挥的要求。并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贝多芬的性格特点,从而内容能够让学生很好的进入下一个欣赏音乐的环节。

四、主要作品欣赏

(一)《热情》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

1:带着问题欣赏:音乐的情绪可以分为几部分?在表达什么思想呢?

2:作品简介(略)

3活动安排

请学生高尔基的《海燕》

(二)《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1作品简介

2看音乐(交响动画)

(三)《合唱交响曲》

1作品简介

2录象《欢乐颂》片段

3齐唱《欢乐颂》

 

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音乐,边欣赏边思考,抓住了学生的欣赏注意力。

 

 

音乐与文学艺术的结合,提供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带动欣赏音乐的气氛。

补充教材,增强了课题的说服力。

 

交响动画用色彩的对比形象地表现了光明与黑暗的斗争。

 

本片段为各国音乐爱好者聚集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齐唱《欢乐颂》,突出贝多芬追求自由,平等的博爱思想。

五、小结

1欣赏了贝多芬的主要代表作品,同学们来说说看贝多芬音乐的美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呢?

2你们觉得什么时候欣赏贝多芬的音乐比较合适呢?

诱导学生对美的思考,纠正学生一贯认为好听的音乐才是美的片面的认识。

 

让学生主动地把贝多芬的音乐将自身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从而让贝多芬的精神影响他们乃至他们周围的人,让贝多芬的精神之光永不灭。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