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音乐欣赏课课例——《潇湘水云》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9 08:35:33
《潇湘水云》欣赏课
|
|
|
以下教学内容较为适合对小学中高年级及以上的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儿童,按次序听过即可,不作特别要求,在潜移默化中启发和培养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1、 熟悉音乐中描写景色和心境的音乐语言,体会其内涵与神韵。
2、 了解历史背景(可通过诵读南宋爱国诗篇),特别体会音乐所传递的中国文化传统表现赤子之心、爱国精神的独有方式和神韵。
3、 可以将这首乐曲的古琴独奏版(全本或节本)作为对比同时欣赏。独奏可以反映乐曲原貌,而现在听到的合奏曲可以使学生了解管弦乐队对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突出主题在效果上所起到的作用。
4、记住这首乐曲(能一放即知)及其作者——南宋琴家郭楚望。
5、培养音乐理解力。
经过发掘、培养和习练的音乐理解力是会大不一样的,这需要多听,引导学生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安静、专注、无目的地、放松地,这样才会有利于整体地把握和理解,并且启动联想和其它潜能。
教学内容和过程(大约可分3-4课时)
第一节
1、 安静倾听全曲。
2、 复习(学习)诗篇,了解南宋历史及乐曲的创作背景。在诗篇的启发下,感受内在精神,渐进乐曲意境。
3、 再次倾听全曲。
第二节
4、倾听全曲。
5、介绍《潇湘水云》乐曲的结构、层次及创作特点。
6、倾听古琴独奏版全曲。
7、复习、学习古琴知识。
第三节
8、倾听全曲
9、要求学生表达自己对乐曲的体验和理解。作文、作画或者其它形式皆可,但必须是真实的感受,注意引导学生不要一味地只以老师所介绍的内容为范围,只要是自己的体验都可以表达,不拘多少,这样才有利于音乐理解力的发掘、训练和培养,切忌为了完成作业的填充拼凑和照抄。
对音乐的理解和美感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说,完全是个体经验,课堂讨论、交流等形式并非最佳,每个人在融入音乐、心灵感动的过程中,转而走进内心,这才是最重要和根本的,也只有从这个意义上,音乐升华情操、开启灵智的功用才是明确的。这并不需要特殊的天赋或技艺,每个学生都有这种能力,关键是引导,创造良好的宽松氛围,化解一些不良的心理定势所造成的无谓障碍。
|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