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第十七单元 第31节 乐坛新曲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9 08:55:39

音乐欣赏  高中一年级

教学目的:1、聆听《御风万里》、《乱云飞》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2、以探究学习方式分析作品《御风万里》的音乐主题、乐器音色、音响等音乐要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感情内涵。

3、了解中国器乐创作的基础及其发展,以及音乐创作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艺方针。

教学重点:1、感受作品《御风万里》的音乐风格及了解其创作特点。

2、了解新中国的器乐创作。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御风万里》音乐主题的创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  音乐知识复习

1、  西洋交响乐队的组成及每组(种)乐器音色特点。

2、  聆听音乐作品片段:

A、欣赏《黄河船夫曲》

问:哪部音乐作品?表现了什么主题思想?

B、欣赏并演唱《嘎达梅林》

问:作品的名字及民族?

C、欣赏《郎玛》

问:根据音乐旋律的风格判断是哪个民族的作品;新疆哈萨克民族的音乐风格怎样?

二、  新课教学

(一)1、语言导入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217页的作品介绍。

3、教师补充相关内容:

a《御风万里》是我国当代作曲家郭文景为交响乐队和管乐队写作的一首序曲。

b作品的结构形式:引子﹢A段﹢B段﹢A段﹢尾声,乐曲的A段与再现A段采用主调音乐的写法,形成旋律加伴奏的织体形式。

(二)作品欣赏与分析:(每组带着以下问题来欣赏作品并进行讨论)

1、  引子部分 问题:由哪些主奏乐器?渲染什么样的音乐气氛?

2、  A段主题 问题:由什么乐器主奏?主题是否经过重复、转调、变奏?体现什么样的音乐情绪?

3、  B段主题 问题:a舒展而宽广的旋律来自哪个作品、由哪件乐器奏出?

b你又听到了哪个旋律?用什么乐器演奏?

c作品转调后哪个民歌音调穿插进来?

d此段音乐旋律采用哪种创作写法

4、  B段表现了什么主题思想?《黄河船夫曲》贯穿始终又表现了什么主题思想?

5、  再现的A段音乐情绪如何?有何音乐意义?

(三)再次欣赏作品,教师作总结与讲解:

乐曲引子包括三种音调素材并以打击乐器、铜管烘托气氛。悠长的A段主旋律由小提琴奏出,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给以伴奏衬托、烘托热烈的气氛。B段在《黄河船夫曲》的旋律进行中蒙古民歌《嘎达梅林》、藏族民歌《郎玛》、哈萨克民歌旋律穿插进来与其形成对位,表现了祖国大团结的局面。再现的A段音乐情绪充满节日般的欢快气氛。尾声转给管乐队演奏,以突出管乐灿烂辉煌的效果,表现了香港回归使全国人民陶醉在巨大的欢乐之中。也表现了全国人民有决心有能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  教学扩展——新中国的器乐创作

1、此作品是采用外来乐器和外来音乐形式以及借鉴西洋音乐创作经验创作的民族器乐曲。在发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吸取了西方音乐创作技法的精华。体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文艺方针。让我们初步了解新中国的器乐创作(教材218页)

2、欣赏《乱云飞》

问题:此作品在创作方法上有何特点?有何意义?

教师总结与讲解;民族管弦乐曲《乱云飞》是作曲家、指挥家彭修文根据现代京剧《杜鹃山》中女主人公柯湘的核心唱段《乱云飞》改编而成。作品在舍弃了京剧唱腔的人声特点后保持了传统京剧板腔体的特色和风韵,并充分发挥民族管弦乐队的优势,通过各种巧妙的变化,依然表现了主人公丰富的情感及情感的变化,从而使乐曲的艺术表现达到最佳境界,使现代京剧音乐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气息,给人以巨大的美感享受。

四、教学小结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