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飘逸的南国风 高一年级”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飘逸的南国风 高一年级”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非 洲 音 乐
- ·下一篇文章:认识复调音乐 不朽的巴赫
飘逸的南国风 高一年级
8、知识归纳:人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是形成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原因之一。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聆听、感受、演唱、分析、以及与西北民歌风格的反差对比来初步认识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认识民歌的地域特征。)
(二)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
1、跟唱广东民歌《月光光》
设问:(1)能否概括这首歌曲中的旋律特点
(2)能否在这首歌当中找出具有浓烈地方色彩的地方?
(3)如果把歌曲换用普通话演唱,效果如何?为什么?
2、知识归纳:地方语言是形成民歌基调、风格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有地方语言这个特点,给各地民歌增添了浓烈的地方色彩。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对广东民歌《月光光》的熟悉,引导学生认识广东民歌的南方风格特点,从《月光光》的地方方言特色让学生认识民歌的音调是在地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感受社会发展对民歌的影响
1、欣赏湖北民歌《幸福歌》
师:《幸福歌》是新中国成立后传播开来的新民歌,由湖北民歌手蒋桂英创编,歌曲的内容歌颂解放后农民的幸福生活
问:(1)歌曲的音乐情绪怎么样?
(2)歌曲反映的是哪个年代的内容?
2、欣赏广东民歌《卖懒歌》
问:(1)年三十卖懒是广东珠三角的民俗,我们东莞有没有呢?
(2)歌曲内容反映的是过去与今天发生了什么变化?
3、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从这两首民歌的内容及时代特点来看,民歌的形成和发展与什么有着密切的关联?为什么呢?
4、归纳知识: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的形成是由人们的生活习俗(地理环境、语言特点、社会发展)文化传统、审美观念等因素构成。
(四)聆听与辩别不同地方的民歌风格
1、学生聆听不同地区的民歌
设问:从中听出哪个是南方民歌,依据是什么?
(1)《割莜麦》(西北民歌)
(2)《采茶舞曲》(南方民歌)
(3)《大板城的姑娘》(维吾族民歌)
(4)《编花篮》 (中原民歌)
2、聆听后师生交流
3、归纳南方地区民歌的风格特点。
(设计意图:一方面检验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效果,另一方面拓展学生欣赏视野,从中总结出南方民歌的音乐特点)
(五)拓展与探究
1、分析湖北民歌〈龙船调〉有什么特点?应该如何表现音乐的风格?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合作表演〈龙船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参与和表演,把握不同地方的民歌风格特点,达到把这节课推到高潮的效果。)
2、探究:我们东莞本地有没有自己的民歌呢?东莞的民歌有没有以上所谈到的特征呢?
(设计意图: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讨身边的事物,关注和弘扬本土文化)
三、教师小结
俄罗斯作曲家居伊说“民歌中表现出整个民族的创造力量!”,我国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先生说“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期待我们的同学们不但能够听懂我们民族的民歌,将来还要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甚至发展我们的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