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 对祖国河山的礼赞
教学目标:
1、欣赏两首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和《芬兰颂》,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熟悉《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和《芬兰颂》的主要音乐主题。
3、初步知道民族乐派的概况,知道作曲家斯美塔那和西贝柳斯。
教学重难点:
交响诗《我的祖国》创作背景的了解,聆听《捷克的原野和森林》,感受、体验民族乐派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
复习浪漫主义乐派音乐风格导入民族乐派的产生。(展示)
三、新课教学
(一)、民族乐派简介
民族乐派是指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主要在东、北欧各国形成和发展的音乐流派。民族乐派的作曲家在继承和借鉴西欧典乐派和浪漫乐扔的优良传统和创作成果的同时,怀着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自尊感,立志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民族乐派采用民族的题材,反映民族的历史或现实生活,描写民族的风土人情,体现民族的愿望、追求、性格和喜好,民族乐扔的作品充满鲜明的民族音调和节奏,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气派。
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有匈牙利的埃尔凯尔,波兰的莫纽什科,捷克的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俄国的格林卡等等。
交响诗是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该名称由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首创,他把标题交响音乐和诗歌联系起来称交响诗,19世纪交响诗成为浪漫乐派、民族乐派主要他作体裁之一。(展示李斯特图像及介绍)
(二)、鉴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大屏幕展示)
1、交响诗《我的祖国》简介
交响诗《我的祖国》以捷克人民反抗异族压迫的斗争历史和传说、波希米业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的生活习俗为题材,经过精心的构思,以宏伟的气质和充满诗意的笔触,描绘了捷克民族和光辉历史和风土人情的壮丽画卷。它由六首独立的交响诗构成:《维谢格拉德》、《沃尔塔瓦河》、《莎尔卡》、《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塔波尔》、《勃兰尼克》。
2、作者简介
斯美塔那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创立者,他的一生是在不安定的政治背景下度过的,他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多是与民族斗争历史、祖国河山、民间风土人情等内容相关的题材。他的代表作有《被出卖的新嫁娘》、交响诗《我的祖国》、《民族近卫军进行曲》等。
3、第四乐章是一首描绘捷克美丽山河。引子方阔、庄严,从中可领略到捷克大地之美,那里到处充满着灿烂的阳光和鲜花的芳香;河流的流水声、森林的私语、鸟雀的啁啾、猎人号角的回声等,种种情景,犹如一幅美丽动人的音画。
4、聆听、感受引子部分
5、第四乐章三个主题介绍,后部分表现了在田野与森林自由地生活与劳动的人民乐观自信的情绪,他们是捷克的主人,也是本乐章讴歌的中心,这部分的作品充满魅力,激发人们对祖国的挚爱之情和为她的独立解放而战的坚强信心。
6、跟琴熟悉哼唱三个主题,聆听、感受这部分作品。
7、复听《捷克的原野和森林》
(三)、鉴赏《芬兰颂》
1、作者简介:西贝柳斯是19世纪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为芬兰音乐开拓了一个新的时代,其代表作有交响诗《芬兰颂》,七部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等等。他的作品凝聚着爱国主义感情和浓厚的民族特色。
2、作品简介:《芬兰颂》是芬兰民族解放斗争的象征,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在位于北极圈的一个小国,不愿做沙俄统治下的附庸国,正在为自已的生存而进行着殊死的斗争。
3、主题介绍
4、作品鉴赏
(四)、油画作品《自由引导人民》鉴赏(展示作品)
1、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点评小结
四、拓展与研究
上网查阅有关民族乐派作曲家最常用材,并说出一两位民族乐派作曲家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