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对祖国河山的礼赞》
一、学习目标:
(一)、聆听民族乐派代表作品《芬兰颂》,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二)、熟悉《芬兰颂》主要音乐主题。
(三)、知道民族乐派的基本概况。认识芬兰民族乐派代表人物“西贝柳斯”。
(四)、感受作品,探讨作者是怎样通过音乐语言表达出作品中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之情的。
二、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音乐主题。
难点:感受不同音乐情绪中,音乐要素的变化。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了解民族乐派及其产生的背景及这一时期代表作曲家。
(二)、演唱“圣咏主题”和“赞美诗主题”,感受体验作品音乐情绪。
(三)、鉴赏代表作品《芬兰颂》,感受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四)、通过引发学生拓展学习,归纳总结民族乐派基本特征。
四、教学资源建议:
1、充分利用教学课件的音、视频资源,结合自己备课内容合理搭配,另外结合自己肌体情况选用好气压资料的补充。
2、引导学生资助上网查阅关于“民族乐派”代表人物及相关知识等材料,自制课件在课上交流学习。
五、教学方法、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1、反复聆听,熟悉作品主题、学唱主题。
2、采用学生自主交流学习方式,通过课件或其他方式展示自己课下所掌握相关知识以及相关资料。
3、在聆听中引导学生用音乐要素对作品进行分析。
4、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及教学过程,设置有启发和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
六、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意图 |
导入 |
播放《保卫黄河》 1、 2、 引入今天课题 |
认真聆听,回答问题。 |
铺垫民族乐派的题材,根据熟悉的作品导入新课。 |
学习新课 |
(一) |
通过各种形式介绍自己查找的资料。 |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本课相关知识。 |
(二) |
|
||
(三)介绍《芬兰颂》的创作背景及作曲家“西贝柳斯” |
|
|
|
|
1聆听音乐主题(十个): (1)每个主题表达什么音乐情感? (2)你们认为音乐的变化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 2 指导学生常主题 3听赏《芬兰颂》全曲 |
认真聆听,分析每个音乐主题表现的音乐情绪,并分析通过节奏、配器、和声等音乐要素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和表达的音乐情感。 演唱“圣咏主题”和“赞美诗主题” 完整感受全曲,体验音乐情感变化,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
通过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感受主题的音乐情绪 完整欣赏全曲 |
师生共同总结 |
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 ① ② ③ |
|
|
拓展 |
课余时间欣赏一两位民族乐派作曲家的代表作品。 |
|
七、教学评价:
1、引导学生聆听后,同学间交流或以文字形式表达对《芬兰颂》的感受体会。
2、播放一些音乐片段,分辨哪两个主题是作品《芬兰颂》中的音乐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