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四课第三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教案设计
(如:了解时间工具的变迁。70年代看天上——太阳,80年代看墙上——挂钟,90年代看手上——手表,21世纪看腰上——手机;家庭交通工具的变迁,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等) 
			
			⑵请你说说当代科学技术将在哪些方面引发革命。
(设计意图:感受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生交流后小结:
①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达到了每秒百万次以上。②“人类基因组计划”成功实施,揭开了生命的神秘面纱,由此产生的克隆技术、基因复制技术、转基因技术、基因诊断技术与治疗技术等,不仅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对哲学、论理、法学等意识形态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③互联网可以使我们在瞬间得到万千信息。④纳米技术制成的产品经久耐用。
⑶资本主义世界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及其影响解读。
小结: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活动二:联系中国实际,感受中国科技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板书: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思考:“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和“嫦娥奔月”计划即将变为现实,你有什么感想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请说出科技进步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比较:我国科技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材料一:截止2002年,每10万人口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我国仅为454人,而日本为4909人,美国为3676人,俄罗斯为3587人,韩国为2193人。在技术工人中,我国高级技工仅占3.5%,而发达国家为40%左右。
材料二:美国硅谷占地不过7500平方公里,2000年的产值是5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而中国企业500强的收入总额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前3名之和的80%。
小结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