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我的角色与责任 《我是谁》
课题 |
《我是谁》 |
计划课时 |
一 |
||||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
《我是谁》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的角色与责任》中的第一课,这一课让学生通过体验不同场合下的角色变化,观察、思考不同角色应有的不同社会表现和应承担的不同责任,为后面了解自己应对家庭、集体、社会承担不同的责任做铺垫。通过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学生在体验、交流、合作探究中,使他们感到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应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认识自身的价值。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践经验,体验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角色。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对比,情境表演等学习方式,认识不同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和所承担的不同责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愿意在现实生活中当好自己的角色。。 |
||||||
教学重难点 |
使学生明白不同场所我们的角色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而不同的角色又会对我们提出不同的要求,促使学生主动履行自己的职责。 |
||||||
教具学具准备 |
电脑课件、照片、表演道具 |
||||||
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
处于儿童期的三年级学生具有喜欢用自己的眼睛对现实生活和所处的生活环境进行观察和思考的特点,要实现 [课件]有限的时间+有效的教学策略=高效的教学活动,就必须采取适合于儿童接受的情境游戏等教学方式,促进儿童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生成。因此在设计活动时应选择适合本年龄段儿童特点的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也能激发儿童探究的积极性。教学的主要形式为:创设情景,组织活动,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谈话导入,说说“我是谁?” |
师:同学们,我想问大家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我是谁?”(师提出问题的同时,板书课题:我是谁)。 |
生答:老师。 |
|
||||
(二)、探讨交流,明确不同场所人的角色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
1、师:今天,我站在讲台上,我是马老师,那么,我还有可能是谁?师出示课件:课件里设置情景,出示4张在不同场合的照片 (1)课件出示第一张:我的三口之家全家照。 师:我是谁?师板书:丈夫的妻子、孩子的妈妈 (2)课件出示第二张:我在上海明珠塔旅游的照片。 师:我是谁?生讨论,师板书:游客 (3)课件出示第三张:我和几位老师在开思品与社会课研讨会的照片。 师:我是谁?生讨论,师板书:同事、伙伴 (4)课件出示第四张:我在升旗仪式活动上的讲话的照片。 师:我是谁?生讨论,师板书:校长或者领导 师小结:我是老师、是丈夫、是妈妈、是游客、是同事、是领导,在不同的场合,我在变换着不同的角色,那你们呢,在生活中都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
观察思考 |
(首先我以老师不同角色的转换为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学生对教师不同环境角色的变化,初步感受不同角色的含义) |
||||
生讨论, |
|||||||
(三)、模拟体验,不同场所不同身份又会对人们提出不同的要求 (四)、活动体验,在表演中体会如何担当好不同的角色 五、课堂总结: 六、拓展延伸 |
3、师问:我或者你一个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名称呢?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独立思考回答。 4、师强调:看来,我们在不同的场所,我们的身份在发生着变化。 |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1)生分组做自我介绍,并讨论可能会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做好记录。 (2)小组汇报(师适当评价)板书:学生、学习的人、组长、班长、爸爸妈妈的孩子等等。 |
(在这一节,我在活动的设计中,注重了儿童的年龄特征,尊重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 使学生联系自身,初步感知到自己在社会中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角色,初步在社会中将自己定位。) (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能激发学生强烈参与课堂活动的愿望和兴趣,又能将学生的心理活动真实的呈现,在这里我对表演的设计目的比较明确,为课堂教学各环节顺利进行做了准备,同时也使课堂动静结合,有张有弛。让学生分组设计情景的表演,在表演中再现社会生活场景,端正自己的行为。学生在表演中去体验不同的角色,在演一演,评一评中去领会不同的角色的不同责任,水到渠成地得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在社会中担任好自己的角色”这样一个结论。) (课后的延伸就是一种课堂的延伸,一种思维的延续,课后的延伸再一次将学生引入社会,使学生真切地认识到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的贡献,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使学生在体验中认识,在认识中明理。)
|
||||
1、师:那么同学们,你知道在家里该怎样做个好孩子吗?(生独立思考作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师:大家说得真好,那在学校、商场、公共场所、公共汽车上,我们又该怎样做呢,请同学们讨论! 5、小结:通过刚才大家的介绍,我已经明白了在不同的场合应该怎么做,不过光说的好可不行,还要依照我们的标准去做才行。 1、设置情景,课件出示四种场景,学生选择表演: (1)早晨上学时,突然想到今天值日,你该怎么做? (2)放学回家时,发现妈妈生病了,你该怎么办? (3)在乘公共汽车,你坐着的时候,上来一位年纪比较大的老爷爷,你该怎么办? (4)在影剧院看演出,当台上的表演很精彩,你该怎么做? 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习中,由于场景的不同,我们要承担多种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有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所以,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当好生活中学习中的各种不同的角色。 师结合出示的课件进行小结: 1、出示课件“小帮手”的画面:告诉同学们,在家庭里要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 2、出示课件“小标兵”的画面:告诉同学们,在社会上要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 3、出示课件“小伙伴”的画面:告诉同学们,在学校里要做努力学习、团结友爱、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 4、出示课件“小卫士”的画面:告诉同学们,在公共场所要做爱护公物、维护秩序、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同学们,生活中,我们的角色在随场所变化而发生着变化,而不同的场所又对我们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真正做个好孩子、好学生、好乘客、好游客、好顾客,成为我们祖国合格的接班人。
调查地点
|
3、生分组讨论。 (教师深入小组了解讨论情况,并提醒学生一方面要大胆发言,另一方面别人发言时也要做到仔细倾听。) 4、生分小组汇报。 让学生模拟表演,体会不同场所中应该怎样做。 ①要求:学习生活中你能做一名好学生、好孩子、好乘客、好观众吗?赶快从上面四个场所里任选一个进行表演吧?选好内容后,小组分工合作进行表演。 ②学生自由结组进行表演准备,师深入各组进行指导。 ③学生小组运用道具进行体验表演,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做调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