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二单元第5课第2框 新时代的劳动者 教学设计3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4-21 10:54:46

必修1第二单元第5课第2框 新时代的劳动者 教学设计

海口市实验中学  潘亚萍 

[教材内容分析]

本框“新时代的劳动者”包括两目:劳动和就业;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在第一目“劳动和就业”中,教材首先十分明确地告诉学生:劳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劳动光荣,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然后教材对就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顺着这个逻辑,教材接着针对我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问题,从国家和劳动者个人这两个方面介绍如何解决好就业问题,尤其是重点强调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易于把握。在第二目“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中,承接上一目的主要内容,自然引入劳动者的权益问题。首先介绍国家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并且要树立劳动者依法维权的观念。而重点则是从国家和劳动者个人两个角度介绍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本目文字内容简单,结构简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认识劳动、就业的意义;

2、明确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3、正确就业观的内涵;

4、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能力目标:

1、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分析就业形势的能力,通过对就业形势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择业观;

2、通过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事例的分析,明确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而提高学生择业、就业和维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2、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使学生牢固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锐意进取、诚实守信等精神。

3、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

本框的重点是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和劳动者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教学难点]

本框的难点是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归纳法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总结反思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教材过程和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显示]多媒体组图:大学生招聘现场、焦急等待雇主的农民工。新闻图片:南京“因讨薪被砍伤的农民工”

师:通过以上几幅图片反映了我国目前存在的哪两大突出的问题?

(学生不难回答:就业问题和维权问题)

师:或许,你今天不是劳动者,但总有一天要迈入我国的劳动者行列。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不禁要问:“你对我国的经济形势了解多少?”“你对我国的就业形势了解多少?”“作为劳动者应该享有哪些权益?”“作为劳动者如果你的权益受到侵害,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大家共同关注的这些问题走入我们的课堂,一起来探

究有关劳动者的就业与维权问题。

[板书]新时代的劳动者

(设计意图:以学生以后的生活实际为线索,自然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分组探究,突出重点

提供材料: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50万年薪难聘高级技工的热点新闻,2009年上海5000名大学生应聘殡葬业视屏,十七大政府关于解决就业的政策。(多媒体展示)

(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围绕上述材料进行探究。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就业形势、政府的就业政策,从而明确解决就业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1)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第一、二组)

探究:我国就业现状及形势。关注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思考:如何概括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这给你什么启发?

(2)国家的就业政策(第三、四组)

探究: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去解决就业问题?

思考: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去解决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

(3)个人的择业观(第五、六组)

探究:我国劳动者的就业观念怎样?我国劳动者就业观、择业观发生了哪些变化?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

思考:你认为劳动者,特别是大学生就业观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劳动者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择业观?

(4)劳动者的就业方式(第七、八组)

探究:我国有哪些热门行业、专业? 我国劳动者就业方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思考:我国劳动者就业方式的变化给劳动者提出了什么要求?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辩证分析能力,通过切合学生实际的案例,给学生思想以洗礼,突出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择业观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当然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行行出状元,职业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引导学生选择职业理想要从社会需要和个人实际出发,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仍是当前就业的主流,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

效性。)

三、师生互动、走进生活、共同释疑、突破难点

提供视屏:农民工挟持少女讨薪犯法

讨论:1、你如何看待农民工的这种维权的行为?

2、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维护农民工的权益?

3、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问题?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个人、企业、国家的角度认识该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让政治课走进生活,通过“生活-探究-理论-生活”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乐于探究,参与学习,从而达成目标,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四、课堂反馈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你还有什么疑问需要提出来讨论

(设计意图:总结评价,留有余味)

五、课外拓展、自我提高

结合社会的需求、自己的特点和将来的发展方向,为自己设计一份就业计划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你的就业计划书:第一,你对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热门行业、专业有何认识?第二,你自身有何特长,适合从事什么具体工作?你将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第三,从现在开始,你如何为你的就业方向作准备,作哪些准备?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的新知识引导学生进行人生的规划,以达到知行的有机统一。重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责任意识。)

[课后反思]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主张以知识为本位向以发展为本位转变,课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一节课、旨在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转变学习方式,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因而做了几方面的尝试: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